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推薦閱讀 » 正文

大事件丨法國出口烏克蘭2000萬歐元種子,阿根廷、美國、俄羅斯、韓國種業有啥動態?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2-12-29  來源:農財網種業寶典  瀏覽次數:1530
 

      法國:巴黎援烏大會籌資逾10億歐元,法國種子公司將向烏克蘭出口價值2000萬歐元的糧食種子。

      烏克蘭:2022年玉米產量預計下降近2000萬噸,降幅達45%,或影響明年春耕。

      阿根廷:20年來最嚴重干旱,小麥劇減超四成,玉米大豆播種或受波及。

      美國:超級寒潮席卷,小麥等農產品價格集體上揚

      俄羅斯:考慮限制“賺大錢”外國糧商,建議讓外企只參與20%糧食出口

      韓國:買家囤積巴西玉米,國內存儲設施不堪重負

      印度:小麥庫存降至六年低點,價維持較低水平

      泰國:米價升至逾六個月高位

      ......

      近期,國際種業圈發生了啥?一起來看看!

      法國

      巴黎援烏大會籌資逾10億歐元,法國種子公司將向烏克蘭出口價值2000萬歐元的糧食種子。

      近日,由法國總統馬克龍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牽頭舉辦的烏克蘭議題國際會議在巴黎召開。會議旨在動員國際社會慷慨解囊助烏克蘭“挺過寒冬”,截至會議結束已籌得價值近10億歐元的捐贈,超過了澤連斯基期望的8億歐元。

      法國總統馬克龍強調,“只靠政治支持是沒法幫助烏克蘭重建的”,“必須由企業拿出實際辦法來支援(烏克蘭)振興”。為烏克蘭提供鐵軌、橋梁和糧食種子。

      13日下午,在法國政府經濟部舉行了第二場會議,旨在動員法國企業參與和協助烏克蘭的重建工作。受邀與會的有700多家法國企業,從初創公司至CAC40上市集團都有。

      法國經濟財政部在會后宣布,已與烏克蘭簽署三項協議,為烏方提供鐵軌、橋梁和種子。

      具體來說,巴黎將為烏克蘭提供2萬噸鐵軌。這些鐵軌由德國鋼鐵生產商Saarstahl在法國的工廠生產,將用于修復烏克蘭境內150多公里鐵路。法國經濟部在聲明中說,這項計劃可享受國庫署3760萬歐元優惠貸款(prêt concessionnel)。

      第二份協議規定,法國Matière公司將為烏克蘭國家公路管理機構UkrAvtodor提供25座組裝式橋梁(ponts en kits)。

      此外,三家法國種子公司(MAS Seeds、Lideas Seeds和RAGT)將向烏克蘭出口價值2000萬歐元的糧食種子。

      法國經濟財政部指出,法國已與歐洲復興開發銀行(BERD)簽署了兩份合同,為烏克蘭重要基建提供1億歐元保障金。這些保障金將允許烏克蘭國家石油天然氣公司(Naftogaz)烏克蘭鐵路公司(UZ)獲得2億歐元的緊急流動資金,以便購買過冬所需天然氣和修復鐵路設施。

      烏克蘭

      2022年玉米產量預計降幅達45%,或影響明年春耕

      12月21日,烏克蘭農業部長表示,由于沖突導致收割面積減少,今年烏克蘭玉米產量可能只有2200到2300萬噸,低于2021年的4190萬噸。

      烏克蘭農業部長尼古拉·索斯基周三表示,如果能收獲2200萬到2300萬噸(玉米)就不錯了。作為對比,農業部9月份時預測2022年玉米產量為2500萬至2700萬噸。

      索斯基表示,烏克蘭農民面臨著燃料匱乏和資金短缺的問題,農田里留下大量玉米無法收獲,可能要到明年春天前收割。而這意味著產量減少,質量下降。截至12月15日,玉米收獲進度為70%,產量1840萬噸,單產為每公頃6.27噸。

      烏克蘭已經完成了2022年的小麥和大麥收割,產量分別為1940萬和560萬噸。截至12月15日,谷物總收成接近4500萬噸。作為對比,烏克蘭農業部預測谷物收成為5100萬噸。谷物出口供應估計為4920萬噸,其中可能包括1630萬噸小麥,具體出口量取決于物流情況。

      明年葵花籽播種面積有望提高。索斯基表示,由于玉米大面積未收割,使得農民無法在這些田地上再次播種玉米,明年春天葵花籽可能成為替代作物,葵花籽種植面積將增加數百萬公頃。

      烏克蘭通常是世界上頭號葵花籽油生產國和出口國,但是由于本年度出口幾百萬噸葵花籽,使得當地葵花籽加工廠缺乏原料,不得不削減加工。

      截至12月15日,烏克蘭已經從460萬公頃的土地上收獲了1010萬噸葵花籽,占到預期面積的98%。作為對比,2021年的葵花籽收獲量為1638萬噸。

      阿根廷

      20年來最嚴重干旱致小麥劇減超四成,玉米大豆播種或受波及

      阿根廷小麥收成已經因為干旱而劇減四成以上,而目前正在播種的玉米和大豆面積以及單產潛力很可能也會受到波及。羅薩里奧谷物交易所的分析主管克里斯蒂安·魯索表示,今年可能出現20年來最差的狀況。

      羅薩里奧谷物交易所目前估計小麥產量為1180萬噸,低于最初預測的1900萬噸削減,而且可能會進一步削減。2008/09年度阿根廷小麥產量為830萬噸。

      美國農業部預測阿根廷因為持續大范圍干旱,收獲面積和單產下降,產量下調300萬噸到1250萬噸,創2015/16年度以來的最低產量。

      布宜諾斯艾利斯是阿根廷的小麥主要產區。納瓦羅鎮是該省的幾十個小鎮之一。今年當地小麥高度只有30公分左右,不到每年這個時候正常高度的一半。由于作物長勢稀疏,大部分小麥最終可能當成飼料,而不是作為制粉小麥。

      目前正在播種的玉米的前景也不確定。農戶說,如果12月份不下雨或者天氣不正常,播種面積肯定非常少。

      今年阿根廷連續第三年遭遇拉尼娜現象的影響,這種因為赤道太平洋水溫偏低而引發的氣候現象通常導致阿根廷主要農業區降雨稀少。

      阿根廷國家氣象局預計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期間大部分核心農業區的降雨量低于正常,其中包括布宜諾斯艾利斯省的北部和圣塔菲省的南部。氣象學家瑪蒂爾德·拉斯提庫西表示,出現高溫天氣的幾率非常高,最高溫度和最低溫都可能非常高。

      美國

      超級寒潮席卷,小麥等農產品價格集體上揚

      據美國國家氣象局,隨著一場“超級寒潮”從北部各州南下至南部墨西哥灣沿岸各州,23日美國多地慘遭“冰封”,一些地區最低氣溫一度逼近零下50攝氏度。超2.4億美國人收到冬季風暴警告,約占美國人口三分之二,是影響范圍最廣的寒潮之一。

      在惡劣天氣影響下,美國多地面臨電力供應中斷、天然氣等能源生產癱瘓的窘境,小麥等農產品價格也因市場對供給萎縮的擔憂而連續上漲。

      極端的寒流也加劇了人們對農作物減產的擔憂,導致美國芝加哥硬紅冬小麥期貨價格連續第五天上漲,這也是自8月以來的最長漲勢;基準芝加哥小麥周五一度上漲2%至每蒲式耳7.7775美元,為去年12月2日以來的最高水平。

      若得不到足夠的積雪保護,溫度驟降將導致植物面臨凍死的風險,因此一些重點產區的糧食已經被列為持續關注的對象。

      芝加哥農作物經紀公司Price Futures Group的副總裁 Jack Scoville 表示:“寒冷的天氣可能會在美國產區產生一些負面影響,讓作物的產量減少。”

      另外,由于阿根廷周日將再度出現干燥天氣和氣溫上升,進一步給玉米、大豆等農作物收成帶來壓力,芝加哥的玉米和大豆價格也在上漲。

      俄羅斯

      考慮限制“賺大錢”外國糧商,建議讓外企只參與20%糧食出口

      俄羅斯主要糧食生產區領導人致函總統普京,提議限制外國公司參與俄糧食出口。俄羅斯《商業咨詢日報》12月17日報道稱,俄羅斯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行政長官孔德拉季耶夫、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行政長官弗拉基米羅夫、羅斯托夫州州長戈盧別夫,建議立法讓外國公司只能直接或間接參與20%的糧食出口,而此前這一比例達到了70%。

      俄消息人士稱,以前外國公司常常先購買糧食出口份額的30%,到港口發貨時再增加另外的40%,導致糧食出口價格下降,進而使俄生產商和國家財政預算受損。普京在信上批示指出,總體上支持這些地區負責人的倡議,但要避免對行業產生負面影響,且不損害外國投資者的合法利益。俄分析人士估計,俄羅斯70%以上的糧食通過10家外國糧食貿易公司出口,這些公司在今年和去年出口了1763萬噸糧食。

      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行政長官孔德拉季耶夫稱:“不知道是誰在背后操控著外國貿易公司,出口俄糧食再賣給亞洲和非洲國家。”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行政長官弗拉基米羅夫稱:“它們從我們的農業中攫取利益。七成糧食由外國公司銷售,利潤都是外國公司的。”

      羅斯托夫州州長戈盧別夫說:“我們認為,國家必須進行監督,并參與糧食貿易。”孔德拉季耶夫稱,伊朗、土耳其和埃及等國非常依賴俄羅斯糧食,但卻是從西方貿易公司處買的,而那些公司還將糧食當做政治籌碼。在當前國際局勢中,糧食的出口利潤必須掌握在俄羅斯手中。

      但也有反對聲音。俄羅斯農業部長帕特魯舍夫在12月初保證,俄羅斯不會將外國糧食貿易商趕出市場。俄羅斯“今日經濟”網17日報道稱,“俄羅斯糧食”公司副總經理雷什尼科娃稱:“我認為,外國貿易公司對我們的農業發展利大于弊,因為它們能夠提供就業機會,還通過出口俄糧食將資金吸引到我國。俄糧食市場是巨大的,任何對于糧食出口的限制都只會導致國內糧食價格下降。”

      韓國

      買家囤積巴西玉米,國內存儲設施不堪重負

      近日,盡管國內筒倉已經不堪重負,但是韓國買家仍然選擇購買更多近期裝運的巴西玉米,而不是2月份船期的價格較高的美國玉米,以便在經濟低迷之際節省成本。考慮到韓國的谷物筒倉容量目前已經爆滿,這一連串的采購可能造成物流問題。

      一位行業人士稱,他認為(韓國買家)已經過度購買了12月和1月的貨物。不確定他們還能接收多少玉米。一位韓國飼料生產商表示,在平澤,(筒倉庫容)的等待時間為10-15天。一位韓國谷物貿易商認為,目前的筒倉空間已經滿了。如果這些比實際需求更早的玉米到貨時,將會帶來嚴重問題。不過韓國本地消息人士稱,即使考慮到因排長隊購買筒倉空間而產生的滯期費,購買早期裝運的玉米仍然要比購買更晚船期的美國玉米要劃算。

      市場人士表示,2022/23年度巴西大豆和玉米作物有望豐收,倉儲空間緊張,因此在2月份出口重點轉向大豆之前,貿易商積極出售玉米,對玉米產生了賣壓。

      消息人士稱,2/3月運往韓國的玉米報價在350美元/噸左右,比1月報價高出約20美元/噸。12月5日,3月抵達韓國的玉米在東北亞地區的CFR報價為331美元/噸。

      貿易商估計從2月份起,美國玉米將開始主導對韓國的出口,但是由于密西西比河的物流問題,美國玉米仍然不具備價格競爭力。烏克蘭玉米的出口窗口和美國玉米類似,但是烏克蘭玉米仍然不在韓國買家的考慮范圍之內,買家提到了執行風險和保險問題。

      本月迄今韓國飼料買家已經預訂近80萬噸玉米,計劃在2月20日至3月10日期間運抵韓國。通常情況下,韓國買家分散在一個月里購買類似數量的玉米。

      印度

      小麥庫存降至六年低點,價維持較低水平

      印度政府周二公布的數據顯示,位于政府倉庫的12月小麥庫存降至六年最低水平,因需求增加且庫存減少推動價格跳升至紀錄高位。

      國儲減少可能會阻礙政府釋放庫存以冷卻小麥價格的努力。在本月初,國儲小麥庫存總計為1900萬噸,低于去年同期的3785萬噸。當前12月的庫存為2016年以來最低水平,當時庫存降至1650萬噸,因2014年和2015年接連發生的干旱導致小麥產量驟降。

      孟買一全球貿易行的貿易商表示,新作供應應會在四個月后才上市。政府穩定價格的任務正在變得愈發困難。"其難以在一個月內釋放超200萬噸小麥來壓低價格。市場需要更多,因農民幾乎停止供應,目貿易商下在緩慢釋放庫存。"他說。

      根據印度食品公司的數據,11月政府庫存減少約200萬噸。盡管由于作物產量突然減少,導致該國于5月頒布出口禁令,但印度的小麥價格仍然飆升。

      該國是全球第二大小麥生產國,自5月公布出口禁令以來,國內小麥價格已經上漲近28%,周二報每噸26785點比。一新德里貿易商表示,新一季小麥產量將回升至正常水平,但價格仍將居高不下,直到4月份新的供應增加。

      自10月1日當前播種季節開始以來,印度農戶已播種2560萬公頃小麥,較上年增加25.4%。

      印度破碎率5%的蒸谷米價格小幅上漲至每噸374-380美元,上周為每噸373-378美元。需求略有改善,但新作供應增加限制漲幅。

      安得拉邦卡基納達一位出口商稱,“12月下半月通常比較平淡,但今年有少數賣家拿到了出口訂單,因為印度大米價格比其他產地便宜。”貿易商稱,古巴從印度進口大米數量增多,目前正有一艘貨船在卡基納達港口裝貨,總量28150噸。

      根據政府間協議,孟加拉國正在與印度磋商購買總計20萬噸大米。孟加拉國尋求建立大米儲備,從而平抑國內大米價格。破碎率5%的越南大米價格本周持平于每噸448-453美元。上周曾觸及去年7月以來最高位。

      胡志明市一位貿易商表示,“對越南大米的需求保持穩定,尤其是頭號買家菲律賓。”初步船運數據顯示,12月1-28日,將有167650噸大米在胡志明市港口裝船,大部分發往菲律賓和印尼。

      泰國

      米價升至逾六個月高位

      12月22日消息,本周泰國大米出口價格升至6月初以來最高,因出口增加,且泰銖走強;印度米價則保持較低水平。

      泰國破碎率5%的大米價格報每噸452-460美元,高于上周425-457美元。曼谷一貿易商稱,“目前來自亞洲國家的需求更多,非洲國家對印度大米更感興趣。”另一位貿易商稱,有消息稱供應很快會收緊,因此出口商在囤貨。

      而作為全球第二大大米出口國的泰國,今年大米出口量將有可能會提升至800萬噸,創下四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據美國農業部發布的大米市場展望報告顯示,在過去一個月里,泰國大多數普通大米價格比一個月前上漲了8-9%,主要原因泰銖走強。

      來源丨農財君綜合整理

      編輯丨農財君

      聯系農財君丨18565265490

      新時代 新種業

      南方農村報丨農財寶典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