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甘肅雜交玉米、四川雜交水稻、黑龍江大豆、海南南繁等幾個國家級育制種基地外,大量制種基地都分布在種子種苗生產優勢區,這些優勢區所處縣域通常就是農村金融機構扎根深耕的地方。既然是優勢區,又是制種大縣,種業理所當然是當地農業支柱產業,農村金融機構支持縣域種業新業態發展,可謂擁天時,享地利,得人和。
種業基地現代化建設進入加快推進階段,種業新業態正加速成長。
近期,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種業基地現代化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要求加快建設現代化種業基地,健全良種繁育和應急保障體系,實現重要農產品種源自主可控,確保農業生產用種安全。
眾所周知,種子是農業的“芯片”,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源頭,也是建設現代農業的標志性、先導性工程。《“十四五”全國現代種業發展規劃》《“十四五”現代種業提升工程建設規劃》都對種業發展提出了明確目標和任務,種業基地現代化建設正是為了落實上述規劃安排而出臺的舉措。這一舉措,不僅對種業新業態成長發展影響深遠,對農村金融機構支持種業新業態高質量發展也意義重大。
種業基地現代化建設既涉及農作物種業基地建設,包括玉米、水稻、大豆、小麥、馬鈴薯、油料、棉花、糖料、果蔬等種子種苗,也涉及畜禽種業基地建設,包括生豬、奶牛、肉牛、羊、蛋雞、肉雞、水禽以及蜂、蠶、馬、驢等畜禽良種。除了甘肅雜交玉米、四川雜交水稻、黑龍江大豆、海南南繁等幾個國家級育制種基地外,大量制種基地都分布在種子種苗生產優勢區,這些優勢區所處縣域通常就是農村金融機構扎根深耕的地方。既然是優勢區,又是制種大縣,種業理所當然是當地農業支柱產業,農村金融機構支持縣域種業新業態發展,可謂擁天時,享地利,得人和。擁天時,就是種業發展獲得政策大力扶持;享地利,就是農村金融機構享有與地方政府天然的良好關系;得人和,則是農村金融機構員工土生土長,人熟地熟情況熟。
農村金融機構如何參與種業基地現代化建設,推動種業新業態高質量發展?
種業基地產業鏈無疑是最佳切入點。從《指導意見》中不難看出,種業基地現代化建設擁有較長產業鏈。這個鏈條包括基地田塊整治、土壤改良、灌排溝渠、路網電網等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先進制種機械裝備研發與應用,種子烘干、精選、包衣、包裝等加工自動化裝備,倉儲調運,農資供應、農機作業、統防統治、代繁代制、收儲加工等服務,最終種業基地縣還將形成集科技研發、加工物流、營銷服務于一體,聚集資本、科技、人才等要素的現代種業產業園。
農村金融機構要支持好種業基地縣打造種業新業態,一是要發揚“鐵腳板”精神,緊盯現代種業產業園建設全過程,用“掃園”的方式逐戶走訪,登門問需,精準對接,在種業新業態發展中發揮農村金融機構地方金融主力軍的作用。
二是要根據種業新業態特點,因地制宜,創新特色金融產品。種業基地縣在建設種業基地過程中,會以制種產業為核心、相關產業為補充,打造出鏈條完整、產業融合、現代化水平高、帶動能力強的種業發展新業態。既然是新業態,農村金融機構的傳統金融產品就不一定適應新需求、滿足新需要,因此,需要不斷創新產品,持續擴大貸款抵質押范圍,在品種權、生物資產、育種制種設備等動產融資上做文章,同時,還要在產業鏈融資業務創新上下功夫,通過科技賦能,實現對種業新業態產業鏈上各類市場主體融資需求的精準滴灌。
三是要全方位提供金融服務。無論是現代種業產業園建設,還是種業基地培育,產業鏈上或者產業園內都會集聚大量中小企業。這些企業有的雖然暫時沒有融資需求,但有其他諸如代發工資、辦理銀行卡、支付結算、ETC等方面的需求。農村金融機構應扮演中小微企業金融管家角色,為新業態產業鏈上的各類市場主體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務。
當然,農村金融機構要更好支持種業基地現代化建設,還需要政策上完善貸款風險補償機制;農擔和農險幫助緩釋風險,分散風險;支農、支小再貸款政策適當傾斜,等等。唯有發揮合力,農村金融機構才能傾斜更多資源,加大對種業新業態信貸投放力度。
支持種業新業態高質量發展,既是農村金融機構“支農支小”定位的需要,也是職責和使命使然。農村金融機構應抓住種業基地現代化建設契機,強化金融擔當,優化金融服務,不斷扶持種業企業做大做強,通過支持種業新業態發展,為國家種業振興和糧食安全貢獻更多金融力量。
來源:金融時報-中國金融新聞網
原題目:農村金融機構如何支持種業新業態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