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三農 » 正文

良田良法支撐 河南武陟小麥畝產創新高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2-06-22  來源:農民日報·中國農網  作者:王琳鋒 記者 范亞旭  瀏覽次數:888
 
 
 
圖為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羅陳鄉張樓村青龍河合作社農民正在插秧。 謝萬柏 攝
 
  編者按
 
  眼下,“三夏”生產正如火如荼進行,各地小麥豐收喜訊不斷;水稻大豆玉米等秋糧陸續播種;南方早稻進入抽穗揚花和灌漿期,田野里從南到北一片繁忙景象。從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視糧食生產,各地嚴格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千方百計穩定糧食面積,出臺支持政策,調動農民積極性。
 
  “今年全縣65萬余畝小麥平均畝產達650.3公斤,每畝增產57.5公斤,增幅9.7%,再次刷新歷史紀錄。”這是日前記者從河南省武陟縣農業農村局獲得的喜訊。
 
  “6月9日至13日,我們對全縣小麥進行實產實收調查,共選取157家農戶、經營主體作為調查樣本,平均畝產達650.3公斤;最高畝產825公斤,為圪垱店鎮邢莊村村民王明利種的3畝小麥!”6月14日,當武陟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趙錫成談起測產結果后依然有些激動,“小麥平均畝產突破歷史紀錄,是全縣大力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取得的重要成果。”
 
  近年來,作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的武陟縣,牢固樹立糧食安全理念,全力抓好土地、科技種子人才等關鍵要素,持續推動高標準農田建設,多措并舉強化技術服務,推廣應用優良品種,挖掘培養農業現代化人才資源,提高農業生產智慧化程度,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為小麥豐產豐收提供了有力支撐。
 
  為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武陟縣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力度,連續多年高標準農田建設規模和投入資金居焦作市首位。目前,全縣已建成高標準農田45.33萬畝,形成了“田成方、路相通、渠相連、旱能灌、澇能排”的標準化農田格局,為糧食穩產高產提供了基礎保障。
 
  “我們合作社現流轉土地500畝,去年投資150多萬元,進行高標準農田建設,今年一口氣種了500多畝優質專用小麥和玉米,優質專用小麥比普通小麥每公斤多賣0.05元,加上高標準良田增產增收,預計一畝地能增收200多元。”武陟縣北郭鄉岳馬蓬村保紅農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岳保紅介紹。
 
  在大力改善農田基礎條件的同時,武陟縣高度重視農業科技的應用,持續推廣等行精播勻播、測土配方施肥、水肥一體化、微生物干預植物減害等先進技術,大力開展“科技壯苗”行動,因地因苗狠抓田間管理。在小麥抽穗揚花期,通過政府采購服務,出動植保無人機250余架,免費對全縣小麥進行“一噴三防”作業;在小麥灌漿期,免費發放16.58萬袋農藥、80.21萬袋磷酸二氫鉀,組織指導農民開展兩次噴防,有效控制了小麥重大病蟲害的發生危害,補充了小麥生長營養,延長了灌漿時間,穗粒數和千粒重較往年都有顯著增加。
 
  “小麥增產,收入提高,俺今后種糧更有信心了。”武陟縣大封鎮老催莊村種糧大戶邱玉軍的小麥獲得高產后,他難掩心中喜悅,“焦作市農業農村局、焦作市科技局聯合對我們使用磷酸二氫鉀試驗田進行現場實打驗收,60畝中低產田喜獲豐收,畝產達716.5公斤,與對照田相比每畝增產156.5公斤,增幅27.9%。”
 
  武陟縣通過成立農民田間學校、持續開展高素質農民培訓、利用新媒體平臺進行農技宣傳培訓,以及發揮種糧大戶、科技示范戶的帶動作用等一系列舉措,構建了一支以農技專家為核心,鄉土專家、高素質農民和科技示范主體共同參與的農業人才體系,幫助農民解決生產技術難題。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