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我國大米月度進口量仍然保持在50萬噸以上的較高水平,但是自俄烏沖突以來,國際大米價格略有回升,原油價格走高導致海運費用上漲,大米進口成本有所增加,成為3月份我國大米進口量同比略降的主要原因。大米出口同比降幅較大,主要是國內疫情導致吉林工廠停產、黑龍江管控較嚴,稻谷出庫、運輸均受影響。
購銷受限 南北粳稻以穩為主
疫情管控繼續對南北產區粳稻購銷產生影響,本周粳稻米價以穩為主。4月20日,黑龍江雞西圓粒粳稻(國標三等)收購價2640元/噸,圓粒粳米(國標二級)出廠價3560元/噸,長粒粳稻收購價2660元/噸,長粒粳米出廠價3750元/噸,周環比均持平。江蘇泰州普通粳稻(國標三等)收購價2840元/噸,普通粳米(國標一級)出廠價3740元/噸,“9108”優質粳稻收購價3160元/噸,“9108”優質粳米出廠價4240元/噸,周環比均持平。安徽巢湖普通粳稻收購價2680元/噸,普通粳米出廠價3600元/噸,周環比均持平;粳糯稻收購價2900元/噸,回升100元/噸;粳糯米出廠價4000元/噸,回升200元/噸。
本周,疫情形勢依然嚴峻,交通運輸管控繼續對粳稻產區的大米加工企業帶來影響。江蘇尤其蘇南地區企業接收的保供訂單有所增加,但交通管控仍一定程度阻礙發運,原糧跨區流動難度較大。東北地區跨縣域流動管控也相對嚴格,企業加工稻谷主要依靠自身庫存,且通過政策性稻谷拍賣補充庫存。前幾期成交僅集中在蘇皖地區,本周黑鄂出現成交。黑龍江2020年產粳稻成交4765噸,成交價2665元/噸;湖北2017年產中晚秈稻成交2318噸,成交價2500元/噸。
隨著全國統一通行證的發放,物流運輸逐漸通暢,后期稻谷采購將迎來一波補庫需求,但由于現階段處于消費淡季,企業建立庫存積極性有限,終端需求不旺,大米繼續承壓,制約稻谷價格上升空間。預計后期粳稻價格仍將以穩為主,局部偏強。
供過于求 中晚秈稻繼續下探
本周,主產區中晚秈稻市場收購價格穩中有落。4月20日,湖北“豐兩優”中晚秈稻收購價2620元/噸,江西“黃華占”稻谷收購價2600元/噸,湖南普通中晚秈稻收購價2560元/噸,周環比均持平;安徽普通中晚秈稻收購價2600元/噸,回落20元/噸。
近期,秈稻主產區受疫情封控的影響小于粳稻產區,因此,稻谷和大米的跨區域流動相對正常,加之中晚秈稻市場供應充裕,部分地區價格仍繼續下探。一方面,天氣逐漸轉熱,稻谷保管難度增加,持糧主體出售新糧積極性提高;另一方面,最低收購價稻谷和地方各級儲備稻谷同時輪出,市場陳糧供應充裕,預計短期內稻谷價格大概率維持弱勢。
疫情管控不利于餐飲下游需求,大米集中消費低迷,短期來看大米價格難有起色,主產區大米出廠價格繼續偏弱運行。4月20日,江西“黃華占”大米出廠價4200元/噸,湖南普通中晚秈米出廠價3700元/噸,周環比均持平;湖北“豐兩優”中晚秈米出廠價3820元/噸,安徽普通中晚秈米出廠價3600元/噸,均回落20元/噸。
消費不旺 銷區米價維持穩定
上周,銷區大米市場價格穩定。4月20日,北京市場東北大米(國標三級)批發價4500元/噸;上海市場優質江蘇粳米批發價4680元/噸,普通安徽粳米(國標二級)批發價4260元/噸,周環比均持平。杭州市場黑龍江產圓粒大米(國標一級)批發價4860元/噸,黑龍江產長粒大米(國標一級)批發價5860元/噸,江蘇產一級粳米批發價4480元/噸,安徽產普通粳米(國標二級)批發價4360元/噸,安徽產晚秈米(國標二級)批發價4360元/噸,周環比均持平。福州市場安徽產一級晚秈米批發價4120元/噸,江蘇產一級粳米批發價4200元/噸,普通東北大米(國標三級)批發價4520元/噸,周環比均持平。
受疫情影響,長三角地區運費依然維持較高水平;廣東銷區批發市場汽運和海運渠道到貨量有所減少,但鐵路渠道運輸增加,綜合來看,整體到貨數量變化不大。福建批發市場商戶反映,因汽油柴油價格走高和貨車司機難請,4月份運費環比上漲10~20元/噸,同時,梅雨季節來臨,大米不易保存,市場進貨量減少,庫存水平略有下降。(原文刊登于2022年4月23日糧油市場報A03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