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是糧食安全的關鍵。近日省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發布了新修訂的《浙江省稻和玉米品種審定標準》,積極引導我省科研院校和種業企業大力引進創制優異種質資源,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培育突破性優良品種,為推進種業振興、確保糧食安全奠定了扎實基礎。
新標準突出高產、優質、多抗、宜機指標,對5個方面進行了修訂。一是細化和提高產量指標,引導高產品種選育。要求高產品種增產幅度必須比目前我省生產上主栽品種增產3-8%,比原標準提高了1-2%。二是優化品質指標,引導優質品種選育。標準首次對稻品種整精米率做了專門規定,并要求中晚稻品種米質必須達部頒3等以上或者食味品質優于目前生產上主栽品種,甜糯玉米品種外觀與蒸煮品質必須優于目前我省生產上的主栽品種。三是提高抗病蟲性指標,引導綠色品種選育。針對生產上百葉枯病等病害高發的趨勢,對中晚稻高感白葉枯病、甜糯玉米高感小斑病和南方銹病、普通玉米高感小斑病品種實行一票否決。四是提高抗倒性指標,引導宜機化品種選育。要求稻、甜糯玉米品種倒伏(折)率必須低于20%、12%,比原標準有了較大提高。五是提高DNA指紋差異位點,引導原創性品種選育。針對目前品種同質化現象較為普遍的狀況,要求稻、玉米審定品種與已知品種DNA指紋檢測差異位點數由2個分別提高至3個、4個點以上。
新標準還規定了糯稻、節水抗旱稻等特殊類型稻審定指標,將于2022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