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我省召開了第54次省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和第17次省非主要農作物品種認定會議。
會議審定通過了稻、玉米、大豆、小麥、棉花等主要農作物品種(含蠶品種)54個、水稻擴季品種2個和水稻不育系17個,認定通過蔬菜、食用菌、中藥材和綠肥等品種10個,這些品種產量高、品質優、抗病性強,為促進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特色產業發展提供良種支撐。同時,審核撤銷了失去生產利用價值或未按要求提供標準樣品的‘秀水11’等34個水稻和‘科糯991’等3個玉米審定品種,實行審定品種動態管理,降低種植風險,加大品種監管力度。
會議還審議通過了我省新修訂的稻、玉米品種審定標準,按照優質、高產、多抗、廣適、宜機的原則,對審定品種的產量、品質、抗病性等指標進行了完善調整,進一步提高了申請審定品種的產量指標,新增了稻品種高感白葉枯病一票否決制,細化了節水抗旱稻、彩色稻等特殊用途品種的審定指標,提高了水稻、玉米申請審定品種與已知品種的差異位點數,從現有的2個位點分別提高到3個、4個位點,從而引導優質高產、綠色高效以及特色品種和專用品種選育,加快推進種業振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