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中國是個人口大國,中國人的飯碗一定要裝中國糧,保證糧食安全是戰略問題。如今,老百姓對糧食的需求,也不僅是吃得飽,而是要吃得好,吃得安全、健康。
為維護公眾健康,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減少環境污染,自本世紀初開始,我國逐漸加大高毒農藥的禁用力度,淘汰進程加快,經過20多年的努力,高毒農藥占比穩步下降。
但在實際生產中,仍有很多菜農為追求高產量,違規用藥,導致食品安全事件頻繁發生。我國禁限制使用哪些農藥?使用農藥需注意哪些問題?蔬菜噴藥怎樣配藥兌水?本期設施農業專題為您介紹。
違規用藥蔬菜是重災區!
1月27日,農業農村部公布了2021年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執法典型案例。8大典型農產品質量安全案件中,蔬菜就占了6起。
一、山西省高平市農業農村局查處姬某某使用蔬菜禁止使用農藥氧樂果種植茄子案;
二、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農業農村局查處范某某使用蔬菜禁止使用農藥樂果種植豇豆案;
三、海南省保亭縣綜合行政執法局查處楊某某使用蔬菜禁止使用農藥氧樂果和水胺硫磷種植黃秋葵案;
四、福建省福州市長樂區農業農村局查處農豐果蔬農民專業合作社使用蔬菜禁止使用農藥甲基異柳磷和水胺硫磷種植西芹案;
五、上海市奉賢區農業農村委員會查處上海道一果業農民專業合作社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農產品案;
六、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農牧局查處王某某未按照農藥標簽標注內容使用農藥種植韭菜案。
這些農藥我國禁限使用

目前我國禁止生產和使用的農藥品種有46種,限制使用的農藥品種有23種,具體可以參考上表。禁用的主要原因有:致癌、致畸,劇毒、高毒,長殘效高殘留,環境風險不可接受,地下水污染等。其中,溴甲烷,殺撲磷、2,4-滴丁酯(2023年1月29日禁用)。
近年來,農業農村部穩步推進高毒高風險農藥淘汰工作,2024年年底前將分期分批再淘汰10種高毒農藥。10種高毒農藥包括甲拌磷、甲基異柳磷、水胺硫磷、滅線磷、涕滅威、滅多威、克百威、氧樂果、磷化鋁、氯化苦。
使用農藥 須做到“七項注意”
一是嚴格按標簽使用農藥。農藥使用者應當嚴格按照農藥的標簽標注的使用范圍、使用方法和劑量、使用技術要求和注意事項使用農藥,不得擴大使用范圍、加大用藥劑量或者改變使用方法。
二是不得使用禁用的農藥。
三是按安全間隔期要求停止用藥。
四是慎用劇毒、高毒農藥。劇毒、高毒農藥不得用于防治衛生害蟲,不得用于蔬菜、瓜果、茶葉、菌類、中草藥材的生產,不得用于水生植物的病蟲害防治。
五是不得隨意丟棄農藥包裝。
六是嚴禁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使用農藥,嚴禁使用農藥毒魚、蝦、鳥、獸等。
七是規模使用者應建立農藥使用記錄。
有了這張表配藥兌水不再愁
經常有農民咨詢怎么配藥,怎么算兌水量和用藥量,不知其他菜農也有類似的疑問?今天把這個配藥表分享給大家。以下就是常用的用藥量、兌水量和稀釋倍數的對應查詢表。 (表一)

舉個例子,藥劑的稀釋倍數是3000倍,要配60斤水,所需要的藥劑量就是10毫升或10克。同理,30斤水加了6毫升的藥劑,它的稀釋倍數是2500倍。 (如表二)

科學噴施農藥還需掌握以下原則
1、把握噴藥時機
經常見到菜農朋友習慣于三天或四天噴一次藥,以為這樣就可以高枕無憂。事實上,這種方法是非常錯誤的,不僅成本提高,而且這樣用藥特別容易引起害蟲抗藥性的迅速提高,以至于發生時無法控制。合理的方法是在害蟲發生初期用藥,病害發生初期則根據病害種類采取對癥的治療性殺菌劑。
2、適宜的噴液量
噴液量并非越多越好。噴藥時最合理的噴液量就是噴到葉面濕潤而又剛好不滴水為最佳。科學試驗表明,如果噴到葉片滴水后,葉片上殘留的藥液量僅為藥液在葉片上將滴未滴時的一半左右,所以噴到滴水時不僅造成大量浪費,而且實際防效也大打折扣。也有些菜農朋友習慣噴藥液很少,用藥濃度很高,這樣也不科學,不僅容易出現藥害,而且漏噴現象嚴重,防治效果也不理想。
3、防治對象不同噴藥位置不同
如果噴藥防治薊馬、蚜蟲、白粉虱等這一類害蟲,則應重點噴施植株的幼嫩部位或中上部。如果防治一般病害,則重點噴施中下部易發病的老葉片,防治猝倒病、立枯病、枯萎病等病害,則應重點噴施莖基部。
4、藥液配制
配制藥液時建議大家采用二次稀釋法,即先將農藥溶于少量水中,待均勻后再加滿水,這樣可以使藥劑在水中溶解更均勻,效果更好。
5、農藥混用順序
如果一次噴施多種農藥,如有殺蟲劑、殺菌劑、葉面肥等情況時,大家一定要記住,配制藥液時,要先加葉面肥,再加粉劑劑型的殺菌或殺蟲劑,最后加入乳油劑型的農藥。按此順序,藥效受影響較小,反之,可能會對各種農藥效果有很大影響、甚至失效。
(本報綜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