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省植保植檢總站日前組織召開的河北省冬小麥主要病蟲草害發生趨勢和防控技術視頻研討會上獲悉,2022年,河北省小麥病蟲草害總體上仍將呈重發態勢。
其中,麥田雜草發生略輕于常年。莖基腐病、根腐病、紋枯病等土傳病害將偏重發生,明顯重于常年;條銹病、赤霉病與4、5月份天氣狀況密切相關,仍有偏重流行的風險,要加強監測,及時預警。地下害蟲、麥蜘蛛、吸漿蟲等預計發生較輕,但麥蚜在小麥中后期仍將偏重至大發生。
與會專家表示,在防控策略上,各地應因苗因地因時,分區分類管理,早謀劃、早安排、早行動,及時采取有效防控措施,確保小麥豐產豐收。
對于麥田雜草,盡管晚播地塊因旋耕等機械作業消滅了部分已出土的雜草,但良好的墑情也為春季雜草出土提供了有利條件。由于河北省大部分麥田因晚播錯過冬前化學除草階段,因此,應抓住返青至拔節前這一關鍵時期,科學防控麥田雜草,避免單一選用苯磺隆等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劑類除草劑。
在優質麥種植區,建議大力開展鋤劃,在促進麥苗恢復轉壯的同時,消滅田間雜草。
對于病害而言,春季正是根莖部病害上升、迅速擴展蔓延的階段,對后期小麥生長和產量影響較大,應抓住這個關鍵時期,在返青拔節前施用殺菌劑、蕓苔素內酯生長調節劑和磷酸二氫鉀葉面肥,實現促弱轉壯、一噴綜防。邢臺、石家莊地區出現了苯醚甲環唑的抗藥性鐮刀菌株,要選擇可替換的藥劑。
對小麥赤霉病、白粉病、條銹病等中后期病害,要加強實時監測。對于蟲害而言,因大部分地塊墑情良好,預計小麥抽穗之前的紅蜘蛛、早春蚜蟲等發生較輕,不會造成大的威脅。中后期“一噴三防”要把握好時間,適當提早,可選擇在小麥抽穗50%左右時施藥,以有效控制穗期病蟲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