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種業振興新時代大幕開啟!國家全面推進種業振興,種子法及種業規章不斷修改完善,生物育種政策頻出,基地制種成本上漲……牽動每一位種業人的心。
走過百感交集的2021,有什么感觸?2022年,有什么計劃?
農財網種業寶典連續七年“問大咖”成為給種業人奉上的新年例牌年菜,廣受熱評,特向提供豐富精神營養的行業大咖致以敬意!在2022來臨之際,通過《種業大咖談》,與行業人共同開啟新一年的智慧之旅。
本期邀請大咖為中國種子協會會長張延秋。
問 過去一年,您切身感受到的行業大變化有哪些?
答 一是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上的重要講話催人奮進。總書記在講話中提到“必須把民族種業搞上去”,從過去的號召要求到下達命令;“把種源安全提升到關系國家安全的戰略高度”,種業地位進一步提升;“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對我國種業發展提出新要求、新目標、新方向。總書記再次專門就種業發展作出部署,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種業發展所處地位、方位和發展規律的高遠認識和深刻把握,彰顯了中央推動新階段種業發展的堅定決心,也吹響了實現民族種業振興的“沖鋒號”。
二是農業農村部推動落實種業振興行動令人鼓舞。今年以來,農業農村部全面啟動種質資源普查,農作物方面完成了最后一批707個縣資源普查,畜禽和水產普查覆蓋率也達到了90%以上,國家農作物種質資源庫已基本建成,畜禽種質資源庫已審批立項,海洋漁業生物種質資源庫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全面推進育種創新攻關,發布實施了新一輪畜禽遺傳改良計劃,推出了農作物種業企業陣型,增加了制種大縣獎勵資金,出臺了《“十四五”現代種業提升工程建成規劃》等等;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推進修改了種子法,建立實質性派生品種制度,啟動全國種業監管執法年活動和保護種業知識產權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打擊套牌侵權等違法行為。各項行動緊鑼密鼓有序推進,令人鼓舞,種業振興實現了穩步開局。
三是各級政府密集出臺種業有關政策值得稱贊。吉林省、上海市、浙江省、江西省、云南省、四川省、重慶市、湖南省等省市研究出臺政策措施,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利用、種業科技創新、企業主體培育和種業基地建設,積極推進種業振興。北京市、天津市、安徽省等省市舉辦種業振興大會,搭建交流平臺、加大宣傳力度、強化輿論引導。

在第二十九屆中國北京種業大會上,為“全國杰出貢獻玉米自交系”選育者代表頒發榮譽獎牌。
問 走過2021年,您最難忘的三件事是什么?
答 一是參加“張海銀種業促進獎”2021年獎評選活動。“張海銀種業促進獎”是安徽張海銀種業基金會的一項公益項目。自2013年以來,該項目面向全國進行了8次評選,獎勵了全國28個省市在水稻、玉米、小麥等種子科研、產學研結合、良種推廣、管理和服務等方面開拓創新和做出突出貢獻的優秀種業工作者(團隊)78個,發放獎金437萬元。2021年較往年相比,該項目獎金從原來的50多萬元提高至110多萬元,獎勵人數從原來的10至12人增加至15人。促進獎為弘揚中國種業精神、推動民族種業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我深深感受到,張海銀先生作為一名成功的種業企業家,在耄耋之年,仍在盡其所能,奉獻社會、奉獻民族種業。

“張海銀種業促進獎”2021年獎評選專家合影。
二是考察大北農集團。大北農集團是以邵根伙博士為代表的知識分子創立的農業高科技企業。該集團堅持“共創、共享、共贏”的發展理念。2021年,為全面貫徹落實《種業振興行動方案》,助力國家鄉村振興,攻克農業生物育種核心技術,該集團將旗下玉米種業、水稻種業、大豆種業、經作種業、生物技術等核心種業資產和業務,合并成立北京創種科技有限公司,為青年科學家、知識分子搭建創業平臺,實現共同富裕夢想,建設國際一流企業。在2021國際種業科學家大會上,大北農集團董事長邵根伙博士個人出資1億元人民幣設立“國際種業科學家獎勵基金”,基金每年拿出1000萬元人民幣,獎勵上年度在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種業領域作出突出貢獻的人員和團隊。我深深感受到,邵根伙博士正在用實際行動踐行“報國興農”的初心。

在大北農集團交流考察。
三是參與“新時代推動法治進程十大案件—2021年度”網絡投票活動。這次活動由最高人民法院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共同主辦,種業僅有1個案件候選。該候選案件是經江蘇省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決、最高人民法院二審判決的江蘇金地種業科技有限公司與江蘇親耕田農業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侵害植物新品種權糾紛案件。在歷時11天的投票過程中,種業同仁們積極踴躍參加,為該案件點贊,出人意料的是得票數超過了330多萬。通過該項活動,我深深感受到,我國種業屆尊重知識產權的意識在增強,維護種業知識產權的氛圍在形成,新一輪種業創新浪潮正在祖國大地上萌動。
問 2022年,中國種子協會的主要工作有哪些?怎么推動?
答 過去一年,我們主要加強了信用體系、法律團隊、團體標準、中國種子大會平臺、合作機制和網絡陣地等六大建設,開展了種業知識產權保護、種業市場環境凈化、種業高質量發展、種業論壇研討和成果展示、種業開放交流和種業輿論宣傳導向等六方面服務工作,為種業發展發揮了我們應有的作用。
今年,我們將繼續完善誠信體系建設,加強信用評價聯絡員和評審專家隊伍建設,拓寬信用評價結果的應用渠道;不斷強化法律服務活動,重點以新修正的《種子法》貫徹實施為契機,助推實質性派生品種制度落實,服務種業知識產權保護,促進種業原始創新;有序做好推廣團體標準和產業活動工作,提高種子行業標準化程度、引導綠色高產品種推廣;精心舉辦中國種子大會暨南繁硅谷論壇,設置論壇、集中智慧,展示成果、提振信心,凝聚力量、擴大影響,為民族種業振興和南繁硅谷崛起作出特有貢獻;持續深化合作交流,力爭完成俄羅斯、荷蘭、德國和韓國四個國家的種業政策研究報告,辦好第五屆進博會種業發展合作論壇;進一步夯實網絡陣地建設,發揮好中國種子協會網站、公眾號、《情況交流》專欄等宣傳渠道作用,為種業振興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2021年12月10日,中國種子協會在北京以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召開“中國種子行業信用體系建設十年工作交流會”。
問 2022中國種子大會暨南繁硅谷論壇有什么內容和亮點?
答 2022中國種子大會暨南繁硅谷論壇由中國種子協會、海南省農業農村廳、三亞市人民政府和海南省農墾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等單位主辦,將于3月19-22日在海南省三亞市舉行。
大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作出的“必須把民族種業搞上去”和“一定要建成南繁硅谷”的重要指示精神,以“中國種業振興·南繁硅谷崛起”為主題,設置了1個主論壇、13個分論壇。根據《種業振興行動方案》破難題、補短板、強優勢、控風險的總體要求,圍繞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創新攻關、企業扶優、基地建設、市場凈化五大行動,設計了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論壇、種業技術創新論壇、企業家論壇、種業園區和基地發展論壇、種業知識產權保護論壇;為探討強優勢、補短板的路徑,突出主要農作物產業發展,設計了水稻、玉米產業鏈發展論壇、油料產業發展論壇和園藝產業發展論壇;為建設南繁硅谷,宣傳海南自貿港政策,設有海南自由貿易港(國際合作)論壇、南繁發展論壇、全國畜禽種業創新發展論壇、世界熱帶農業科學高端發展論壇。除論壇外,大會還有田間展示和室內成果、技術、產品展覽展示等活動。
在主論壇上,將邀請全國人大常委會、農業農村部、科技部、最高人民法院、海南省等省部級領導,交流種業振興行動有關信息,部署種業振興行動有關工作;在分論壇上,種業技術創新論壇跟蹤農作物種業發展的前沿技術研究進展,種業生物技術產業化的國外經驗和國內科企合作優選方案;知識產權保護分論壇,將邀請立法、行政、司法、科研、企業、律師事務所等單位的專家,圍繞種業知識產權保護,凈化種業市場環境,激勵種業原始創新,助力企業做大做強交流研討。大會田間展示活動將集中展示企業最新品種,室內展覽展示活動設置南繁成果、生物技術、種業產業園、種業企業創新、種業基地、種業配套服務、種業裝備(含農機)、數字種業等八大功能展區。把大會和論壇打造為國內最具影響力的種業科技創新前沿研究的交流平臺、種業政策法規最新信息的發布平臺、政府、科研和企業種業振興行動的合作平臺和種業新品種新技術新成果的展示平臺。


2022中國種子大會暨南繁硅谷論壇地展播種、育苗、移栽已完成。
記者丨葉鳳林
編輯丨農財君
聯系農財君丨18565265490
新時代 新種業
南方農村報丨農財寶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