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建設,是種業創新體系建設的重要支撐。為了發揮協調、服務、維權、自律的作用,營造誠信、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中國種子協會于2011年開展種子行業信用評價工作。
記者從日前召開的中國種子行業信用體系建設十年工作交流會上了解到,十年來,信用評價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企業信用意識顯著增強,全行業誠實守信的氛圍基本形成。在種業振興的大背景下,中國種子協會將繼續完善信用評價工作,努力開創信用體系建設新局面。
建章立制
確保評價科學有效
信用評價是種子行業信用體系建設的核心。中國種子協會在2011年開展種子行業信用評價工作之初,就依照有關部門要求出臺了信用評價管理辦法,結合種子行業特點制定了《信用評價指標所含要素分值及等級判定標準》,包括綜合素質、財務指標、管理制度、競爭力指標及信用記錄5大評分類別。
據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多年來,協會根據工作實踐及時修訂辦法和指標,以確保制度和標準的科學性。2017年,提高了信用記錄指標分值,使其在總分中的占比由32%提高到34%,突出信用的導向作用。2021年,根據種業形勢變化和企業反映,提高品種推廣面積的分值,引導企業選育具有廣適性和市場競爭力的品種。還細化了評分標準,提高評審的操作性,減少主觀性。
評價結果的應用是信用體系建設的根本。協會建立了守信激勵、失信懲戒機制:一方面,將企業信用與品牌宣傳、信貸支持等掛鉤,激勵企業誠信經營,保持信用。例如,通過中國種子大會、亞洲種子大會期刊等平臺,對信用等級A級以上的企業進行宣傳;向中國農業銀行推薦信用企業,將信用評價結果作為種子企業貸款的主要參考要素。另一方面,開展動態監督,對有“不誠信”情形的企業進行警戒、降低、取消信用等級。十年來,共取消60家企業的信用企業資格,降低13家企業的信用等級,督促3家企業修復信用,確保信用評價的權威性。
注重實效
影響力不斷增強
種子企業信用意識顯著增強。完善內部管理制度,提高生產經營水平,信用企業標準已成為眾多種子企業發展的導向標。安徽荃銀高科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嚴格執行高于國標的企業種子質量標準,打造荃銀放心品牌。濟源市綠茵種苗有限責任公司對客戶承諾“不經營每一粒為客戶生產的種子”,健全訂單農業、保底收益、二次分紅等聯農帶農機制,“協會開展信用評價工作,進一步堅定了我們以誠信為本的發展根基。”該公司董事長侯三元表示。
行業誠信經營氛圍基本形成。協會多次組織信用承諾活動,提升行業自律水平。2018年以來,已有近600家企業自愿簽署《中國種子協會企業會員信用承諾書》,向社會承諾規范、誠信經營。
信用評價工作得到了行業內外的認可。中國種子協會曾兩次在商務部組織的全國商務誠信建設大會上分享經驗;被國家發展改革委評定為“50家信用建設示范商會(協會)”之一。一些地方政府已將信用評價結果作為支持企業發展的依據。湖南省在現代種業提升工程項目推薦、應急性種子政府集中采購、救災備荒種子招投標等工作中,將企業信用等級作為入圍條件、重要參考依據;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和山東省壽光市對不同信用等級的種業企業給予不同數額的資金支持。
承前啟后
促進企業扶優行動
2021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通過審議的《種業振興行動方案》對加強信用體系建設提出明確要求,這為信用評價工作指明了方向。
信用評價工作開展十年來,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如建立良好的工作機制,不斷完善管理辦法和評價標準,建立守信激勵、失信懲戒機制,積極爭取多方支持等。
下一步,中國種子協會將在十年經驗的基礎上,加大信用評價工作力度:加強條件能力建設,完善信用評價標準,充實信用評價隊伍,引入信息技術手段,提高評價能力。擴大信用評價范圍,增設評價作物分類,拓寬評價企業類型,增加參評企業數量。完善信用企業監督,加強信用企業動態監管,建立企業分級監管機制,建立重點關注名單制度。擴大信用結果應用,加強與政府部門、金融機構等合作,讓信用等級評價結果發揮作用,號召各方支持信用企業發展。加強信用評價宣傳,進一步提高社會對信用評價的認識。
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種業振興行動方案》部署了全面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利用等五大任務。今后,信用評價在種業振興行動中要更好地成為企業扶優行動的有用幫手,成為科技創新的有效動力,成為市場凈化的有力舉措,成為基地提升的有為主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