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選工作于近日完成,共選舉產生84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和20位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中國科學院據《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選舉辦法》等規定,2021年選舉產生了65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25名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其中,農業學部共10人入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入選生命科學與醫學學部的10名中國科學院院士中,涉及農業領域共2名。
2021年新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名單
農業學部(10人)
|
姓名
|
出生年月
|
工作單位
|
|
尹飛虎
|
1954年12月
|
新疆農墾科學院
|
|
許為鋼
|
1958年10月
|
河南省農業科學院
|
|
吳義強
|
1967年7月
|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
|
陳松林
|
1960年10月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
|
|
沈其榮
|
1957年8月
|
南京農業大學
|
|
衛 周
|
1966年8月
|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
|
|
侯水生
|
1959年10月
|
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
|
|
柏連陽
|
1967年12月
|
湖南省農業科學院
|
|
喻景權
|
1963年11月
|
浙江大學
|
|
譙仕彥
|
1963年4月
|
中國農業大學
|
2021年新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名單
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10人)

尹飛虎
新疆農墾科學院研究員。在基層一線連續48年從事農業科技研究和推廣工作,為提升新疆和兵團微灌水肥一體化節水集成技術,促進國家高效節水農業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許為鋼
河南省農業科學院研究員,育成審定小麥品種14個。30多年來,許為鋼潛心小麥遺傳育種研究,在小麥品種改良途徑研究和品種選育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為我國小麥產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吳義強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黨委副書記,教授。主要從事木竹材性與功能性改良、人造板、生物質復合材料領域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先后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首批“萬人計劃”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新世紀百千萬工程國家級人選、國際木材科學院院士等,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陳松林
農業部海洋漁業可持續發展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黃海水產研究所研究員。陳松林從事魚類生物技術(工程)研究工作30余年,破譯了我國首個魚類基因組,揭示其性別決定機制,創建分子性控技術,實現我國魚類基因組序列圖譜從0到1的突破,推動魚類育種進入基因組時代。
沈其榮
南京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教授,現任南京農業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國家有機(類)肥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長期從事有機(類)肥料和土壤微生物研究與推廣工作,技術工藝被全國666家企業采用,為中國有機(類)肥料產業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周 衛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二級研究員,植物營養研究室主任,首席科學家,博士,博士生導師。中國植物營養與肥料學會副理事長,國家973計劃首席科學家,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學科專家評審組成員,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侯水生
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二級研究員,博士,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水禽遺傳育種與營養研究,現任鴨營養與育種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育成Z型北京鴨配套系,2006年獲國家畜禽新品種證書,推廣數量每年超過5億只,其品種使用權在2012年同時轉讓國內2家肉鴨養殖大型企業,轉讓收益超過4000萬元。
柏連陽
湖南省農業科學院黨委書記、副院長,“雜草生物學及安全防控”湖南省重點實驗室主任,農業農村部“農田雜草安全高效防控創新團隊”帶頭人。長期致力于雜草科學研究,在高效安全化學除草、雜草抗藥性快速監測與靶向治理、除草劑減量與生態控草等領域取得了系列成果,推動了雜草學科發展和植保行業科技進步。
喻景權
浙江大學農業生命環境學部常務副主任、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教授。38年來,他一直致力于蔬菜抗逆高產調控領域研究,在蔬菜抗逆栽培、連作障礙防控、栽培模式革新三個產業關鍵問題上取得原創性成果,為我國蔬菜產業科技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
譙仕彥
動物科學技術學院二級教授,任國家飼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全國動物營養指導委員會秘書長。長期從事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的教學科研與技術轉移工作,在蛋白質氨基酸營養代謝、低蛋白質氨基酸平衡日糧技術與產品研制、飼用抗生素替代核心技術和產品創制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
楊維才
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2004年獲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擇優支持。研究方向是植物生殖發育的分子遺傳學,尤其是雌配子體和胚胎發育過程中細胞極性、細胞命運、細胞分化和雌雄配子細胞相互作用的分子遺傳機制。
張克勤
云南大學教授,線蟲生防領域的杰出學者。他發掘了一系列重要的線蟲生防微生物資源和先導化合物,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線蟲生防微生物資源庫,揭示了微生物與線蟲互作的分子機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創建了根結線蟲高效生物防治技術體系,研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效線蟲生防產品。
來源丨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等
編輯丨農財君
聯系農財君丨18565265490
新時代 新種業
南方農村報丨農財寶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