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米收割裝車。
大型收割機在田間“撒歡跑”,大馬力拖拉機緊隨其后,秸稈翻埋同時進行。日前,在黑河市愛輝區嘉興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種植的2.2萬畝“農墾標準”的玉米田間,大型機械正在協同推進,全力搶收作業,黑土地上呈現出一幅振奮人心的秋收喜人景象。
農墾標準種植收割,土地托管規模經營,國家政策貼心護航……黑河市愛輝區持續推廣玉米種植,好政策激發了種植戶、種植企業的積極性,“良種良法”也帶來了產量增長和品質的雙提升。今年,愛輝區70萬畝玉米實現了提前收獲,畝產1400斤的平均產量,更是創造出了愛輝區玉米種植歷史上的新高峰。
現場秋糧搶收人員告訴記者,今年,合作社種出的玉米色澤金黃、籽粒飽滿,長勢喜人,品質產量雙豐收讓合作社的社員們都開心不已。該合作社理事長蓋永峰介紹,今年合作社不但進行了大壟雙行種植,還有進口播種機、免耕播種機進行作業,專家全程進行科學指導,土地從種植到管理、收割,也完全按照農墾標準進行,科學種植讓今年的玉米整體長勢呈現出了非常完美的效果。蓋永峰高興地說:“今年玉米單產最高已經達到每坰26000斤,這是從來沒有過的產量。”
在今年玉米種植中得到實惠的不只是規模種植的合作社,選擇土地托管的個體農戶也在補貼政策和科學種植的保駕護航下,體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將自家30多坰地全程托管給專業合作社的四嘉子鄉大烏斯力村村民劉明德,就在今年的豐收中感受到了新種植模式下的福利效應。國家的各項補貼為他的種植投入保了底,今年風調雨順的好年頭,也讓他每坰地實現了四五千元的凈收入。
愛輝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來看,全區玉米豐收已成定局。前期測產數據顯示,玉米平均產量可達到每畝1400斤,創造了愛輝區歷史新高。今年愛輝區不但品質、產量創造出了諸多新數據,在夏季高溫多雨、后期天氣晴朗的優越自然條件保障下,很多種植合作社的玉米種植也實現了提前收獲,從9月末到10月初,便陸續開始大面積收割,收獲期比往年提前5到7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