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蘇皖麥價高位震蕩,市場購銷活躍度不高,新麥收購增量較低;南方銷區儲備新麥大規模輪入接近尾聲,成交價整體平穩。短期內蘇皖麥價或延續震蕩運行態勢,政策漸成市場主體關注焦點。
蘇皖麥價高位震蕩
收購增量處于低位
隨著用糧主體下游產品走貨速度放緩,開工率降低減緩庫存糧源消化進程,且進一步做高小麥庫存意愿降低。近期蘇皖麥價整體高位運行,市場價格波動幅度有限,購銷活躍度不高。隨著流通市場糧源數量持續下降,蘇皖新麥10日收購增量持續低位。
據統計,截至9月15日,江蘇地區小麥累計收購量1049.1萬噸,其中8月6日至15日新增收購量18.7萬噸,8月16日至25日新增收購量12.7萬噸,8月26日至9月5日新增收購量31.7萬噸,9月6日至15日新增收購量3.2萬噸;安徽地區小麥累計收購量668萬噸,其中8月6日至15日新增收購量30.9萬噸,8月16日至25日新增收購量33萬噸,8月26日至9月5日新增收購量28.8萬噸,9月6日至15日新增收購量33.4萬噸。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價格監測數據顯示,截至9月中旬,江蘇地區小麥價格為2420~2697元/噸,平均價2512元/噸,同比上漲199元/噸;安徽地區小麥價格為2300~2608元/噸,平均價2471元/噸,同比上漲156元/噸。
據市場監測,截至9月下旬,江蘇徐州邳州地區面粉加工企業普通小麥進廠價2540元/噸,連云港東海地區面粉企業麩皮出廠價1940元/噸,30粉出廠價2960元/噸;安徽亳州地區面粉加工企業一等白小麥進廠價2590元/噸,淮南鳳臺地區面粉企業麩皮出廠價1960元/噸,30粉出廠價2920元/噸。
儲備輪入接近尾聲
沿海船運費用提高
近期,南方銷區各級儲備新麥輪入已接近尾聲,儲備新麥輪入成交價較穩。9月18日,廣東省儲備糧管理總公司委托采購100743.58噸2021年國產三級白小麥,全部成交,底價2880~2900元/噸(散裝、倉庫堆好交貨),成交價2850~2890元/噸;銷售33000噸2018年國產三級紅小麥,全部成交,底價2660元/噸(散裝、倉庫堆邊交貨),成交價2660~2690元/噸。9月23日,廣東珠海市三灶糧食收儲公司委托采購2021年國產白小麥4027.03噸,全部成交,底價2960元/噸(散裝、倉庫堆好交貨),成交價2920元/噸。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8月份國內小麥進口量為71萬噸,同比提高1.1%;1月至8月國內小麥累計進口量為696萬噸,同比提高39.7%。
9月18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標準品)每噸分別提高90元和85元;2021年以來,國內成品油調價已進行十八輪,其中汽油價格總計上調1355元/噸,柴油價格總計上調1305元/噸,呈現“十二漲三跌三擱淺”的格局。
據統計,截至9月下旬,江蘇靖江安寧港至廣東5000噸級小麥船運費77~87元/噸,至福建5000噸級小麥船運費67~77元/噸,同比均上漲10元/噸左右。
政策漸成市場焦點
蘇皖麥價延續震蕩
今年夏糧收購期間,蘇皖地區未啟動小麥托市,市場化收購氛圍較為明顯,飼料加工企業大規模采購小麥替代玉米。與此同時,國家臨儲小麥暫停投放市場則制約其糧源有效供給。據統計,2020年夏糧收購期間(5月下旬至9月底),蘇皖地區國家臨儲小麥累計投放量1256.2913萬噸,實際成交58.9862萬噸;與此同時,2020年蘇皖地區小麥托市收購量575萬噸。
與2020年蘇皖地區夏糧收購相比,政策對麥市的提振效應明顯弱化,麥價高位運行更多源于流通市場階段性供需格局推動。當前,蘇皖地區小麥消費需求處于近年高位,隨著玉米與小麥之間的價差持續縮小,小麥飼用替代成本優勢不斷減弱。
在國家政策性糧源暫未投放市場的情況下,預計蘇皖麥價整體或將圍繞當前價位震蕩運行,價格波動幅度有限。隨著時間推移,蘇皖麥市將步入政策敏感期,國家臨儲小麥投放方式以及2022年主產區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將成為市場主體關注的焦點。(原文刊登于2021年9月28日糧油市場報A03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