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省市縣鮮食玉米方面專家齊聚太白縣,對太白縣鮮食玉米新品種進行了品鑒。參加會議的專家有省農技總站副站長王陽峰、信息科科長楊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園藝學院教授趙利民、市農技中心主任劉旭科、副主任何愛勝及縣農業農村局、農技中心、種植大戶等40多人。對12個品種進行了現場品鑒,選出了品味甜、糯性強、穗型好、成熟期適中的優良品種,為下一步鮮食玉米產業發展奠定了基礎。
近年來,我市鮮食玉米發展迅速,在省農技總站的大力支持下,市縣農技部門密切合作、聯合攻關,在我市太白縣、隴縣、眉縣、麟游縣、鳳縣等縣區開展鮮食玉米示范基地創建,建立示范基地8個,目前全市發展鮮食玉米種植面積3萬畝,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品質好。我市生產的鮮食玉米具有口感脆、品味甜、氣味奶香等特點,鮮食玉米中的氨基酸、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含量高于周邊區域。二是面積大。我市鮮食玉米產業規模呈逐年擴大,生產技術水平實現了由弱變強,2021年發展鮮食玉米3萬畝,約占全省的30%。三是效益高。農戶種植鮮食玉米可實現畝收入3000元左右,相比種植籽粒玉米畝收入多1000元左右,發展鮮食玉米種植已成為農民增收的新途徑。四是全產業鏈發展。從品種篩選到技術推廣,從育苗自種到育苗銷售,從收貨采摘到分揀加工,從客商訂單到電商銷售,提升產業的價值鏈,走出一條可持續的綠色生態發展之路。五是銷路暢。依托高山蔬菜品牌建設,大力開展產品宣傳推薦,搭建“線上+線下”銷售平臺,通過冷鏈運輸,80%產品銷售到西安、成都、重慶等大城市,供不應求。六是作用大。著眼高山區域豐富蔬菜種類和根腫病防治兩大課題,將鮮食玉米嵌入高山蔬菜產業發展當中,成為配菜必需和輪作倒茬必需,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七是體系健全。依托“校地企”三方合作,構建鮮食玉米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集成了鮮食玉米栽培的“密品種、覆厚膜、緩釋肥、機械化”四大技術,提高產業質量效益和整體競爭力。
對于我市鮮食玉米產業發展,與會專家一致認為寶雞市發展鮮食玉米前景廣闊,一是自然氣候適宜,特別是太白、鳳縣、隴縣等高山區,水、光照等資源豐富,自然環境優越、生態好,生產出的鮮食玉米甜度更高、糯性更強、口感更好;二是交通便利,有利于鮮食玉米在省內外銷售運輸,縮短了收儲運時間,保證鮮食玉米品質;三是適宜種植品種多,經過多年試驗示范,如米哥、金冠218、正甜89、澳甜糯65、萬糯2000等新優品種均適宜寶雞區域種植;四是產業化開發技術體系健全,通過實施良種化、延長產業鏈、儲藏包裝、流通和銷售等環節的有機結合,促進鮮食玉米產業發展,提升市場占有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