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要聞 » 正文

規范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許可,山東發展進行時……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1-06-04  來源:中國種業  作者:王京京 等  瀏覽次數:523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只有把這兩個要害抓住了,才能從基礎上根本上確保國家糧食安全。”

      我國實行種子生產經營許可制度,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是種子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種子產品進入市場的資質門檻,加強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許可管理、規范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秩序意義重大。

      山東省是農業大省和種業大省,常年農作物種植面積為1066.67萬公頃左右,糧、棉、油、菜等用種量約18kg,用種面積、持證種子企業數量等指標一直位居全國前列。近年來,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許可管理出現了一些新變化、新問題,本文針對山東省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許可管理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對策建議。

      一、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許可管理現狀

      1 許可審批和監管分離,許可審批部門發生改變  

      2018 年年底以來,按照推行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要求,山東省各市、縣(區)陸續組建了行政審批服務局,并將許可事項劃轉到行政審批服務局集中實施。對于審管分離的行政許可事項,按照“誰審批誰負責、誰主管誰監管”的原則強化事中事后監管 。

      2 持證種子企業數量快速增加            

      全省持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企業數量快速增加,由2016年底的286家增加到2020年底的625家,許可證736個,其中A9個,B63個,C171個,BC2個,D421個,CD37個,E20個,F3個,E F1個,G9個。

      3 制度體系更加完善 

      改革后,各級許可審批部門高度重視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許可審批服務工作,制定了工作規范、審查委員會制度、勘驗評審制度、檔案管理規定等審批服務制度;編制了《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辦事指南》,完善了辦理依據、受理條件、申請材料、辦理流程、審批流程、承諾時限等,并在網上同步公布;明確了審核、審批人員和崗位職責;提出了“一次性告知”要求,并設置了監督舉報電話和投訴窗口;落實信息公開規定,實行審批結果網上公示。

      4 程序更加規范 

      各級行政許可審批部門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簡政放權的有關要求實施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許可審批,實行分級審核、核發,審閱材料、現場核實、專家評審、整改、行文、公示等程序更加規范。目前,省、市、縣政務服務系統與農業農村部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許可系統同時運行,全部使用農業農村部統一印制的空白許可證,全部通過系統發證,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許可信息與實際審批核發信息一致。

      5 審批效率進一步提高 

      各級許可審批部門不斷創新政務服務改革措施,審批服務效率得到進一步提高。全面推行“互聯網+電子政務”以及“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綜合窗口出件”工作模式,深化“不見面審批”標準化建設;進一步簡化申報材料、壓縮審批時限,營業執照復印件、公司章程等材料通過部門間數據共享查詢獲取,無需申請者提供,大部分許可審批部門將法定20個工作日壓縮到5~14個工作日,審批效率和企業滿意度得到進一步提高;探索推進實施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信用良好企業可享受“綠色通道”等政策。

      二、存在問題

      1 許可審批條件把握尺度不一致  

      許可審批職能劃轉后,部分市、縣(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對農作物種子許可審批業務尚不熟悉,種子相關專業水平較低,對執行法規存在理解偏差,存在對審批條件把握不夠嚴格,降低條件發放許可證行為。

      2 許可審批與監管職能有待進一步理順  

      受推行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和種業機構改革影響,種子許可審批、執法、監管職能被劃分到不同的部門,各部門之間的關系仍未完全理順,部門之間的溝通有待加強,少部分地區有出現短暫監管空白的風險。

      3 各級政務服務平臺、種子生產經營許可管理系統未實現無縫對接  

      各級許可審批部門都通過各自政務服務平臺辦理許可審批業務,但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必須通過農業農村部種子生產經營許可管理系統生成、打印,各級政務服務系統之間、政務服務系統與種子生產經營許可管理系統之間還未實現無縫對接,多個平臺同時運行,造成了企業多次申報或申報信息多次錄入等情況。

      4 蔬菜等農作物種苗行政許可無法可依 

      山東是農作物種苗大省,在蔬菜種苗、果樹、秧苗、種薯等非籽粒種子生產經營方面發展較快。目前,全省通過工商注冊蔬菜育苗企業360余家,商品苗總量近50億株,蔬菜種苗數量占蔬菜用種量的近20%,但多數蔬菜育苗企業因無相關法規依據沒有辦理農作物種苗生產經營許可證,種苗企業生產經營行為有待進一步規范。

      三、建議

      1 嚴格審批程序,確保依法依規許可 

      在許可門檻逐步放松的情況下,各級許可審批管理部門要嚴把種子企業市場主體準入關,進一步健全完善行政許可審批工作相關制度,嚴格按照法定權限、法定時限、法定程序,對企業的設備、設施、品種及人員等條件進行審查并現場查驗,重點核查各類設施是否歸申請人所有、設備是否能正常運行、申請材料原件是否真實,依法依規做好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審核、核發工作。

      2 加強許可審批業務技能培訓,強化責任意識 

      進一步加強對從事許可審批的各級工作人員及相關負責人的法律、法規和業務技術培訓,系統學習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許可審批方面的業務知識,重點掌握種子設備、設施、品種、人員等關鍵條件的審查要點,不斷提高業務能力,增強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提高許可審批服務效能。

      3 修訂完善《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許可管理辦法》 

      現行的《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許可管理辦法》中實施主體是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建議增加行政審批服務部門,明確許可審批部門與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各自的審批、監管職能,完善許可審批與監督檢查機制;進一步進行明確并增加現場考察細則,使現場考察更具有針對性;另建議簡化許可證變更的材料和流程,如取消許可證變更的審核環節、取消種子生產基地檢疫情況說明等。

      4 盡快實現網上申報系統間的無縫對接 

      盡快將國家、部、省、市、縣(區)各級政務服務平臺和農業農村部種子生產經營許可管理系統進行無縫對接,將審核和核發環節打通,為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全程“一網通辦”掃除技術障礙,為實現“企業僅一次申請”打下堅實基礎。

      5 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建立審管互動和信息雙向反饋機制 

      明確行政審批服務局與農業農村主管部門的職責定位,厘清權責關系,嚴格落實監管責任,突出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建立審管互動和信息雙向反饋機制,行政審批服務局要及時將許可審批信息推送到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和執法機構,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和執法機構應關注種子企業經營條件的變化,跟蹤種子生產、種子質量、生產檔案、種子流向等各個環節,并及時將監管和執法信息推送到行政審批服務局,建立信息推送與接收跟蹤落實制度,確保審批和監管無縫對接。

      6 盡快出臺農作物種苗生產經營管理辦法 

      完善的種業發展政策和健全的法規體系是確保種業健康發展的前提和保障,建議盡快出臺農作物種苗生產經營管理辦法,重點對種苗生產經營主體、種苗質量、全程可追溯、標簽標識等方面進行規范管理,培育一批種苗質量認證機構和優質種苗生產經營品牌企業,選育推廣一批名優種苗品種,推動蔬菜等種苗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本文選自《山東省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許可管理現狀、問題及建議》

      作者:王京京 毛瑞喜 李宗豫 史后蕊 郎麗娜

      單位:山東省種子管理總站

      刊于《中國種業》2020534-36頁 刊載請注明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