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農業行政執法工作掃描
農村新報報道:扎實推進綜合執法,聯動開展農資打假
核心提要:湖北省農業農村廳扎實推進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改革,統籌配置行政執法職能和執法資源,推動執法力量下沉,加強部門聯動和協調配合,農業執法隊伍敢于擔當,敢于作為,把查處違法行為的責任壓實,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強有力的法治保障。現選取全省各地有代表性的執法活動和案例,以饗讀者。
七部門聯手打擊
農資“李鬼”
春耕備耕,農資先行。3月16日,省農業農村廳、省公安廳、省市場監管局、省經信廳、省法院、省檢察院、省供銷社等七部門聯合部署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要求各地鐵腕打擊農資“李鬼”,為全年農產品生產保駕護航。
“種好一半谷”“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種子、肥料、農藥、飼料、農機等農資質量關系農業生產大局。去年以來,全省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聯合農資打假行動協調小組成員單位,開展“春雷行動”“昆侖行動”“鐵拳行動”等專項整治,創新智慧化監管,加大大案要案查處力度,開展“放心農資下鄉”等系列活動,形成農資打假的強大合力。據統計,全省共出動執法人員11萬余人次,檢查農資企業和門店5萬余次,查處各類假冒偽劣農資違法犯罪案件1680件,為農民挽回經濟損失4800余萬元。我省農產品市場持續凈化,質量安全狀況總體向好,連續多年總體合格率穩定在98.5%以上。
當前,我省由南到北春耕備耕陸續展開,種子、肥料、農藥獸藥、農機等生產資料需求量增大。省農資打假行動協調小組要求,各地在抓好春耕備耕物資調配供給的同時,務必緊盯重點場所、重點產品、重點區域、重點環節,嚴厲打擊制售假冒侵權種子、肥料、飼料、農獸藥等不法行為,堅持“檢打聯動”“一案聯查”“行刑銜接”機制,敢于亮利劍、出重拳、下猛藥,深挖一批農資非法添加案件線索,嚴肅震懾各類違法行為,確保全年農產品生產安全。
恩施:執法護農保春耕
近日,恩施州農業農村局、州畜牧獸醫服務中心聯合開展了農資打假系列專項行動,掀起了全州農資打假高潮。
專項行動組織4個檢查組深入全州八縣市鄉鎮,聚焦農資監管薄弱環節,重點整治了農資批發市場、農資經營門店、飼料獸藥經營門店、養殖場(點)和鄉村流動商販,嚴厲打擊主要農作物品種未審先推,假冒偽劣農藥和經營禁限用農藥的行為,肥料產品未登記行為,驅鳥劑未辦理農藥登記行為,獸藥、飼料和飼料添加劑非法添加禁用物質的行為,農機具質量不合格問題。
截至目前,全州已開展農資打假檢查246次,出動執法人員899人次,發放宣傳資料6446份,檢查農資門店1492家、企業及合作社264家、農機大戶43戶、變型拖拉機183臺,發現問題172個,立案查處2起。
“雙隨機” 嚴執法
3月23日,十堰市農業綜合執法支隊與十堰市市場監管局對市城區種子、農藥、肥料生產經營企業(門店)開展雙隨機執法檢查,合力保障農業生產安全。
這是為貫徹落實各級政府關于全面推行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部署,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又一次實踐。
本次部門聯合執法,通過對兩部門檢查領域、檢查對象一致的抽查任務進行科學合并,由農業執法部門檢查種子品種審定登記,農藥、肥料登記,包裝標簽情況;市場監管部門檢查農藥、肥料、種子經營單位營業執照登記情況和發布廣告內容合法情況,實現“進一次門、查多項事”,切實減少對企業正常經營的干擾,優化了執法方式,提升了執法效能。
鄖陽區:依法銷毀收繳漁具
3月12日,十堰市鄖陽區農業綜合執法大隊在漁政碼頭舉行依法銷毀收繳漁具現場會,對今年1月以來收繳的一批非法捕撈漁具釣具進行了集中銷毀。省、市、區禁捕辦領導出席并作講話。
執法人員現場展示了在監管巡查過程中收繳的非法漁具釣具,將地籠網3副,刺網30余米,絲網50余米,違規垂釣魚桿30余根,逐一進行拆剪銷毀,防止再次流入社會。
區農業綜合執法大隊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堅持轄區水域巡查執法行動,嚴厲打擊各類違法涉魚行為。同時,呼吁廣大群眾自覺遵守法律法規,不捕撈、購買、銷售長江野生魚;積極舉報非法捕撈違法犯罪行為,共同保護漁業生態資源。
丹江口:成功調解
一起肥料糾紛
“感謝你們為我們雙方調解,對方把欠的錢都還了。”1月28日,丹江口市農業綜合執法大隊孫隊長接到市農豐農資經營站周老板打來的感謝電話。
1月13日,市農業綜合執法大隊接到涼水河鎮八里寨村村民潘某反映,說他在市農豐農資經營站購買的夕陽肥,含量25-12-8,顏色與之前購買的20-10-10不一致,懷疑質量有問題。為此,雙方各執一詞,發生了糾紛,請求農業執法大隊處理。
接到反映后,執法大隊迅速組織執法人員到該店進行取證,及時把調查的情況第一時間與潘某聯系溝通,安撫潘某情緒。并要求店主與肥料廠家取得聯系,要求廠家把質量合格證、產品抽樣合格證等發過來,以此證明質量沒有問題。經農業執法人員多次上門溝通協調,廠家也積極出具質量證明保證后,雙方握手言和,潘某把購買肥料所欠余款結清,并繼續使用該肥料。
黃石打響農資打假
第一聲“春雷”
3月11日,黃石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曾發良帶領農業執法支隊、市種子局、農安辦等單位人員到大王鎮開展春耕備耕農資打假“春雷”行動,檢查指導農業安全生產、疫情防控等工作。
在檢查中,發現存在無證經營農藥,銷售非法(未審)棉花種子,違規經營限制使用農藥毒死蜱、克百威,食品、鞭炮、農藥混放等違法違規行為。執法人員當即對經營主體進行批評教育,并下達問題整改通知書,責令限期改正。市農業農村局辦公室還向經營主體所屬的開發區、鐵山區農業農村部門發出了交辦函,督促落實屬地管理和部門監管責任。
武漢公布2020年度
十大典型案例
3月10日,武漢市公布2020年度武漢農業綜合執法十大典型案例。
2020年,武漢市農業綜合執法機構聚焦執法辦案主責主業,不斷夯實基礎、創新機制、苦練內功,實現了執法效能的全面提升,全年全市共計查處各類涉農違法違規案件120件。為切實發揮典型案例警示教育作用,經篩選,確定了十大典型案例。
分別是:楊某使用電魚的方法進行捕撈案、武漢某生物科技公司種子未審先推案、張某及同伙2人使用電魚方法進行捕撈案、武漢市東西湖某農資經營部經營假農藥案、焦某經營依法應當檢疫而未經檢疫生豬和偽造檢疫證明案、張某禁漁期使用電力方法捕撈水產品案、武漢某生物公司無《獸藥經營許可證》經營獸藥案、王某經營假農藥案、周某經營假農藥案、朱某未取得動物診療許可證從事動物診療活動案。
宜昌市自3月啟動“2021年全市春季農資打假綠劍護農鄉村行”以來,全市農業執法機構落實屬地主體責任,整合執法力量,重點圍繞種子、農藥、肥料等春耕急需必備物資,迅速開展春耕農資巡查檢查。
日前,該市支隊集結全體執法人員,自4月7日起集中10天時間,由3名副支隊長分別帶隊,以投入品執法檢查和茶葉生產監管為重點分組開展執法檢查。
投入品重點查處生產經營假冒偽劣、套牌侵權、無證生產經營、超范圍生產經營、標簽不符合規定、臺賬不規范、備案不符合要求等違法行為。
茶葉生產監管重點查處制度不健全、生產記錄不完善、農資購入使用臺賬不規范以及違規使用禁限用或超范圍使用農業投入品等行為。
截至4月8日,專項行動3個檢查組已檢查夷陵區、長陽縣、宜都市等3個縣市區6個鄉鎮30個門店和12個合作社,走訪5個村委會,發放宣傳資料200多份。檢查中發現問題線索11條,在專項行動結束后,將對問題線索進一步調查核實并依法查處,及時公布一批典型案例,力促全市農資質量可靠、市場穩定、秩序向好。(杜芹)
宜都嚴打違法違規
調運生豬行為
3月17日,接到舉報,在五眼泉鎮荷葉溪村有外地豬販駕駛摩托車在該村販賣仔豬。宜都市農業執法人員迅速趕到現場調查。
經查,該豬販于3月17日從外縣市駕駛摩托車裝載6頭仔豬前往宜都市販賣,所有仔豬均未佩戴耳標,也不能提供《動物檢疫合格證明》,執法人員隨即向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匯報案情,申請立案調查。
正值生豬補欄高峰期,非洲豬瘟防控形勢嚴峻復雜,該市近期還將組織專班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調運生豬行為,保障全市生豬生產安全。
宜昌夷陵區:
執法普法兩手抓
3月5日,宜昌市夷陵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執法人員和熱心市民劉某將一條野生大鯢交由中華鱘研究所進行飼養。
夷陵區綜合行政執法局自2020年開展禁捕執法工作以來,秉承“誰執法誰普法”的理念,在執法辦案的同時,堅持利用海報、展板、網站、電視等多種形式對長江及黃柏河流域周邊居民進行禁漁政策宣傳,劉某正是通過宣傳展板了解到十年禁漁相關政策。當他在河邊撿到一條娃娃魚時,當即想到與相關部門聯系。當天上午, 執法人員接到他的電話后當即趕往現場,并一同將娃娃魚送往附近的中華鱘研究所。
據悉,娃娃魚學名大鯢,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目前野生大鯢數量稀少,市民不能輕易捕殺大鯢,更不能進行非法買賣、食用,否則將受到相關法律嚴懲;市民在遇到國家保護動物時一定要及時報告相關部門,避免對動物造成不必要的傷害。(陳克俊)
黃岡農業執法支隊
亮劍護漁
2月20日,接群眾舉報,舉水河鵝公頸水域存在電捕魚行為。團風縣漁政執法人員迅速出擊,當場抓獲1名違法捕魚人。
“自長江禁捕退捕工作開展以來,全市各地通過大力推動長江漁民退捕上岸,重拳出擊持續強力打擊非法捕撈行為,有力遏制了非法捕撈多發態勢,成規模的非法捕撈已基本絕跡,偶爾出現散發案件。”黃岡市農業綜合執法支隊負責人說。
通過有獎舉報、督查通報等方式,從正向激勵和反向約束兩方面,推動落實屬地主體責任和部門監管責任,形成齊抓共管、嚴抓嚴管的禁捕工作合力。督促各地沿江、沿湖每2公里設置一個固定宣傳欄,在集貿市場、商超等重點部位設置1塊以上禁售禁食固定提示牌,營造“水上不捕、市場不賣、餐館不做、群眾不吃”的良好氛圍。
作為部省共建共管漁政執法基地之一,黃岡市50噸級漁政執法船于去年底入列使用,為長期禁捕執法監管創造了條件。
同時,建立24小時舉報受理、案件登記管理和投訴舉報獎勵機制,積極引導公眾參與社會監督。
襄陽開展志愿者服務活動
3月8日,襄陽市農業綜合執法支隊以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為契機,組織黨員、青年志愿者前往月亮灣濕地公園開展“保護環境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參與活動的志愿者撿拾和清理路面及草地垃圾雜物與雜草,并向群眾分發環境保護倡議書,引導人們與自然環境和諧相處,倡導節約資源、綠色健康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