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湖南省祁陽縣計劃完成早稻播種面積43.8萬畝。眼下,全縣各育秧工廠創新方式搶農時,為早稻生產做準備。
在大忠橋鎮鑫穗農機專業合作社育秧中心,一條全自動育秧流水線正高效運轉,加底肥、灑水、播種、蓋面肥……一盤盤成品秧盤被迅速生產出來,隨即轉運到智能育秧密室,進行后期培育。而另一邊的大棚內,最早播下去的種子已經長出了綠苗,一片生機。
“今年春耕生產來得比較早,任務也比較重,為了能夠積極完成政府給我們早稻育秧的生產任務,不能耽誤農時,合作社新增進了一座(智能育秧)密室,投入了40多萬元,第一批(秧苗)在4月初能夠插入大田。”合作社負責人鄧東勝告訴筆者。
全鎮36個村、兩個糧食生產監測點、三個“早加晚優”雙季稻千畝示范片以及茅竹等鎮的農戶代育機插(拋)秧,現在已簽訂了可插大田1.5萬多畝的育秧訂單合同。
農戶蔣華今年種了30多畝田,自己育秧麻煩,用了智能育秧覺得簡單又方便。
今年,祁陽縣把集中育秧作為保障糧食生產“穩產量、穩面積、保質量”的重點來抓,出臺了一系列惠農政策。目前,全縣新建育秧大棚10萬平方米,智能育秧密室14個,有效提高了早稻育秧智能化、規模化程度,解決了勞力短缺以及育秧技術難題,為全縣糧食豐產豐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