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是農業產業化專家
為中國玉米育種、農產品服務等領域
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他曾任孟山都遠東公司商務總監
杜邦先鋒中國區總裁
碧桂園農業公司副總裁等職務
為種企的發展革新出謀獻策
種業“哭聲”終達上蒼
2020,他遇到哪些挑戰和機遇?
2021,他對打好種業翻身仗有著怎樣的思考?
本期問大咖,與大家分享的是
劉石
01
用幾個詞或幾句話形容您的2020年
劉石:身體和思緒都在路上。
02
2020年,您關注了哪些種業大事件?有怎樣的看法?
劉石:道不明,術紛擾。多遠觀,未詳察。
03
在疫情之下,您看到了行業哪些新變化?有哪些新挑戰和新機遇?
劉石:凡遇危機,想起保底;危機一過,皆成浮云。
變化:種業“哭聲”終達上蒼。
挑戰:自己能否強身健體,提升認知?
機遇:抓住利好窗口,加快蛻變和成長 – 不僅是要幾口奶吃。
04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盡快解決一批卡脖子問題。在您看來,中國種業還存在哪些“卡脖子”問題?
劉石:種業猶如“長頸鹿”,“脖子”長,卡點多。詳見下題。
05
中央高度重視農業,提出“堅決打好種業翻身仗”。打贏這場仗,對此您有何建議?
劉石:
1)確定企業為應用研究和創新的主體,并落實配套政策;
2)從品種審定過渡到品種登記制,加快品種升級換代速度,減少“內卷”;
3)品種權保護升級為91年版本,并加大打擊侵權力度,保護創新;
4)切實推進現代生物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
5)對種業企業的稅收優惠實施“普惠制”。
06
數字農業是當前熱點。據您了解,當前全國各地數字農業實踐情況如何?還存在哪些問題?
劉石:炒概念,講故事,爭項目,實事少。
從具體應用入手的多,缺乏宏觀和頂層設計。
07
數字賦能,共建種業新業態,什么是數字種業?發展數字種業,政府、企業、科研等方要做什么?
劉石:此題甚大,容后另行論述。在此謹做基本概念的澄清:
“數字農業”和“農業數字化”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和事項。
“數字農業” 是基于產業和市場邏輯的科學化和數據化的縱向決策流程,它是建立在相對成熟和規范的產業基礎之上高級形態。
“農業數字化” 多為基于行政管理邏輯,利用數字技術對涉農某些環節進行橫向的數據化和可視化的改造和升級,相對簡單和容易實現。
08
農業農村部新任部長上任,您最想跟他說什么?
劉石:滿懷期待,謹慎樂觀。
09
預測未來的農業/種業,您認為是怎樣的?
劉石:前途漫漫,任重道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