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豆、玉米的年度級別反彈,到近期“向前蔥”“姜你軍”重演,農產品漲價題材不斷奏出新旋律。農產品種植板塊近期再度成為資金心頭好。
多種農產品漲價
實際上,漲價在農產品市場早已不是新鮮事。
一方面,以大豆、玉米為代表的農產品價格不斷上漲,玉米期貨突破窄幅震蕩的區間上沿繼續上漲。截至12月3日收盤,11月9日以來玉米期貨主力合約累計漲幅為5%,今年以來玉米期貨累計漲幅達38.69%;11月20日-12月2日,豆一期貨主力合約日線“九連陽”,累計漲幅為8.8%,今年以來該品種累計上漲69.34%。
另一方面,以蔥、姜為代表的小宗農產品集體漲價。數據顯示,生姜價格方面,北京大洋路農副產品市場生姜價格目前報16元/公斤,年內最高點出現在11月初,為21元/公斤,而5月該市場生姜價格僅為8元/公斤,生姜價格在7個月內已經上漲了100%。蔥價方面,目前北京大洋路農副產品市場大蔥批發價格為6.5元/公斤,較今年4月初低點1.5元/公斤明顯上漲,漲幅累計達333.3%。
山東是國內大蔥重要產地,當地大蔥批發價格對應國內大蔥市場低點。數據顯示,在山東濰坊地區,大蔥好貨價格當前參考價約為2.00元/斤,較一個月前1.20元/斤上漲66.67%,較去年同期0.11元/斤上漲1718.18%。
一輪農產品漲價預期的正反饋正在市場發酵。A股多只涉及農產品種植的個股近日估值明顯抬升。截至12月3個交易日收盤,大北農、宏輝果蔬漲停,朗源股份漲4.51%。其中,宏輝果蔬最近5個交易日中有3日收報漲停;該股近一年、近6個月漲幅分別為39.83%、-2.12%;明顯低于同期行業漲幅52.55%、17.27%。
A股市場上的調味品概念股近期也出現異動。12月3日,蓮花健康、中炬高新、海天味業、千禾味業、恒順醋業股價分別上漲2.88%、2.54%、2.91%、1.50%、2.12%。
值得一提的是,在糧食、蔬菜價格上漲的同時,豬肉價格目前仍舊處于下降通道。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目前全國豬肉平均批發價格為40.91元/公斤,同比下降5.84%。
多因素推漲
“疫情沖擊全球糧食安全,進口成本持續抬升,農產品強勢不改;受資金推動影響,渠道主動建庫,大幅減緩季節性供給壓力,生豬養殖規模持續擴張,刺激飼料消費加速增長,糧價易漲難跌。”格林大華研究員張曉君表示,就玉米市場而言,雖然新糧集中上市或緩解階段性供求緊張,但預計長期強勢格局難改。
玉米、大豆漲價背后,現貨市場輪番出現貿易商“搶糧”現象。農民及貿易商出貨情況成為市場關注焦點,也是影響價格波動的重要因素。“受東北不利天氣影響,目前部分農民開始銷售不利于存儲的‘地趴糧’,大豆跨省運輸逐步恢復。但根據統計,黑龍江省目前有近六成大豆仍在農民和當地貿易商手中,農民惜售和看漲情緒依然較高,大豆市場供需矛盾較突出。”瑞達期貨研究指出。
值得一提的是,蔥、姜、蒜價格長期處于劇烈波動之中,價格怪圈不斷循環。對于背后原因,中國姜網聯合創始人張小雙分析,需求彈性小是價格怪圈出現的一個關鍵因素,受種植情況、產量情況等因素影響,生姜價格往往存在一定周期性,價格波動幅度較大。
蔥、姜、蒜作為小宗農產品,價格高低變動對于消費者和姜農等均有影響,但姜價大幅波動往往對姜農影響更大。建議姜農有序出貨,切勿扎堆銷售,也不要盲目跟風擴種。同時,根據價格波動情況,轉變賣跌不賣漲的理念,結合自身所持貨源品質情況,建立先次后好的出售模式;可以通過電商、網絡、自建渠道等對接市場和消費者。
來源:中國證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