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惡劣天氣影響,東北產區玉米運輸不暢,供應階段性偏緊,東北深加工企業及南方飼料企業為了建立庫存,被迫在產區提價搶購糧源。據了解,東北地區基層種植戶玉米銷售進度普遍在一至二成,僅遼寧達到三成;華北地區市場糧源相對較為充足,企業被迫突發性漲價的可能性很低。但值得注意的是,產區臨儲玉米拍賣將重新啟動,可見國家將確保國內玉米市場合理運行。
國家對玉米漲價有“上限”
數據顯示,今年國內玉米期現貨價格漲幅均創歷史新高,漲幅已超600元/噸,且國內玉米現貨價格仍呈穩中上漲態勢。據分析,今年以來,國內玉米市場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一是受疫情影響,物流不暢,導致玉米供應緊缺,價格階段性上漲;二是終端需求回暖,導致國儲玉米拍賣火爆,南北方糧食企業紛紛參與,玉米價格繼續上漲;三是新糧上市后,深加工及飼料企業備貨時間前移,加之一大批中小型貿易商紛紛囤積玉米,產區出現搶糧現象,目前玉米價格已漲至近年來高位。
隨著玉米價格不斷走高,相關部門曾多次發聲要嚴打資本炒作,同步打擊囤積居奇的行為,這說明一點,那就是國家對于玉米價格上漲是有“上限”的,畢竟糧食安全是第一要務,作為三大糧食品種之一的玉米肯定也要重點關注。在國儲玉米拍賣期間,相關部門就出臺了多項政策法規限制只拍不賣、多拍少賣的企業參與競拍。
新年度玉米總體供應充足
最終影響玉米市場價格的因素還是供需關系,目前玉米市場供應主要有當年國內生產、臨儲玉米投放、進口玉米,玉米市場消費主要有能量飼料、工業消費、食用消費三大類,去年占比分別為57.7%、39.2%、3.1%。
從供應端來看,市場余糧龐大,渠道庫存較高。中國玉米網調研數據顯示,2019/2020年度我國玉米產量為2.61億噸,今年東北四省區玉米產量分別為:黑龍江2822.4萬噸,吉林3523.5萬噸,遼寧1842.5萬噸,內蒙古2788.8萬噸,預估2020/2021年度新季玉米產量為2.6億噸。
從消費端來看,國家糧油信息中心11月份預計,2019/2020年度我國玉米總消費量為2.9595億噸,飼料消費預估1.96億噸,工業消費0.8億噸,受養殖回暖、深加工需求增加影響,預估2020/2021年度我國玉米消費總量穩中有升。
2019/2020年度國內玉米產需缺口約為3000萬噸,為緩解玉米價格居高不下、市場供應不足的狀況,今年國家及地方托市小麥投放量大幅增加,替代了部分飼料原料中的玉米需求;自9月份開始,國家投放大量超期稻谷定向銷售給飼料企業,進一步替代玉米原料。
近期,農業農村部、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等相繼發聲,將加強前期競拍玉米出庫監管,保證拍賣玉米盡快入市,目前未出庫拍賣玉米預估為3000萬噸。海關數據顯示,1月至10月我國累計進口玉米782萬噸,預計全年進口達到1000萬噸,明年進口量將繼續增加。數據表明,新年度玉米總體供應仍然比較充足,國家也將全力保障玉米市場穩定運行。
所謂“缺糧”僅是短期現象
后期終端養殖行業復蘇,飼料企業回暖,深加工需求增加,均對玉米市場有一定利好。受疫情影響,玉米用于酒精方面的消費增加,復工復產后的淀粉類企業產能大幅增加。
通過2019/2020年度玉米供需數據統計、2020/2021年度玉米供需數據預估,并結合玉米市場供需情況分析,所謂的“缺糧”反映出我國玉米市場僅在某個特定的時間段內會有短缺,每年臨儲玉米拍賣期間,直至新糧大量上市,這種結構性短缺現象就不復存在。
結合市場所剩的現貨庫存分析,年度結轉庫存近4000萬噸,算起來新年度玉米總供應量高達3億噸,如果計算上小麥,超期定向稻谷,進口高粱、大麥的替代,以及玉米進口規模的擴大,由此可以預測,2020/2021年度玉米市場總體供應充足,并無明顯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