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漢沽街小馬杓沽村農民李貴祥對著手機鏡頭在直播中介紹,自己種的草莓“綠色無污染”。
日前,記者從本市最大的草莓種植基地漢沽街道了解到,從春節開始一直到轉年的五月份都是草莓采摘的旺季。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漢沽街道的草莓提前一個月上市,市民在12月初就已經可以前往草莓大棚進行采摘。
綠色種植提升草莓質量
冬日的郊外,寒風凜冽,但在草莓采摘園的大棚里卻溫暖如春。一走進大棚,郁郁蔥蔥的垅脊上,“九九””隋珠”等優質品種的草莓色澤飽滿、細嫩多汁,草莓的清香撲面而來。草莓種植大戶李貴祥今年68歲,他正在草莓大棚里忙碌,一邊查看大棚里的溫度、一邊把多余的葉子清理掉。李貴祥告訴記者,他種草莓已經有12年的經驗,今年種了三個棚的草莓,現在已經進入成熟期,采摘客人絡繹不絕。而且,外地訂購的客人也很多。據了解,近年來漢沽街圍繞生態農業、現代農業發展思路,積極探索農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因地制宜引導農民發展綠色無公害大棚草莓種植;聘請農科院草莓種植技術專家作為技術指導,為當地農民在土壤檢測、新品種引進以及田間管理等方面提供一系列技術保障,提高了種植戶的技術水平、提升了草莓產量和品質。
提早上市賣出好價格
目前草莓處于成熟初期,是草莓個頭最大、口感最好的時候。李貴祥的草莓大棚也迎來了一批批前來采摘的市民。5歲小游客李文哲是和媽媽一起來的,小朋友一邊摘一邊吃,還不忘告訴媽媽,回家用草莓做蛋糕、做冰淇淋。李文哲的媽媽告訴記者,聽說這里的草莓是綠色無公害、不打農藥,所以給孩子吃也放心。據介紹,漢沽街草莓提早成熟靠的不是化學農藥,而是生產過程中使用的物理和生物手段,種植的草莓全部采用30厘米高壟種植,結出草莓均是掛在壟邊,而且實行水肥一體化管理,采用蜜蜂授粉。包括栽培過程的加溫措施、補光措施等,都為草莓優質安全、提前成熟,提供了有力支撐。目前,草莓的售價在每斤50元,往年同期每畝草莓的收益在10萬元左右。漢沽街像李貴祥這樣依靠科技發展大棚草莓種植走上致富路的村民不在少數。漢沽街依靠科技把小小的草莓做成了大產業,帶動農村閑散勞動力參與進來,增加了農民的收入。
銷售進入網絡互動微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