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成交額165.86億元、零售額7.21億元
第22屆中部農博會在長沙成功舉辦

展會現場一角。 吳礫星 攝
本報訊(記者 吳礫星)金風送爽芙蓉國,鼓聲動地慶豐年。10月30日至11月3日,由農業農村部和湖南省政府共同主辦,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5省農業農村廳協辦的第22屆中國中部(湖南)農業博覽會(簡稱“中部農博會”)在長沙國際會展中心成功舉辦。
本屆農博會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關于湖南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和長江經濟帶發展中彰顯新擔當的重要講話精神,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發展格局,以“助力脫貧奔小康”為主題,中部六省同心筑夢,助力消費扶貧、產業扶貧。
看展覽、忙推介、促合作、謀共享、話發展。該農博會開幕式,創新轉變為一場農業品牌推介會。湖南兩位電視主持人與湖北省隨州市食用菌協會會長許景聞、安徽省六安市太平畈鄉副鄉長陳琳、江西省吉安市果業局副局長周清等一起,對湖南菜籽油、湖南茶油、盧氏香菇、汝陽香菇、山西藥茶、山西陳醋、隨州香菇、荊州魚糕、霍山石斛、懷寧藍莓、遂川狗牯腦、井岡蜜柚等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進行了推介。
會展期間,專家學者圍繞中部六省農業品牌化發展獻言計策,進一步研討了“一縣一特”品牌建設、解讀“科學建設區域品牌,推動中部農業崛起”;16家單位代表簽訂了集中采購合同,湘晉兩省簽訂了農業合作框架協議,舉行了多場專項推介會、研討會,還新推出了“線上農博”。
會展首設湖南美食館,并特設幫扶展區,集中展示了濟南市幫扶湘西州、湖南省幫扶吐魯番和山南市的工作成果;總展覽面積達11萬平方米,吸引了逾20個省(區、市)4000余家企業,參展種類達2.8萬多種。在中部·省際館,“湘贛紅”品牌吸引了許多觀眾駐足;跨省聯合打造該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是湘贛邊區域合作示范區建設的重要舉措之一,融合了湘贛兩省的紅色文化基因、地域特性、產業發展特色,已覆蓋湘贛邊區24個縣市。
5天時間內,到會采購商和觀眾5.8萬余人次,其中全國重點采購商5800余家;共實現合同成交額165.86億元、意向協議120.56億元;8個展館現場零售額超7.21億元,除農機外的農產品現場銷售增長1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