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獲悉,該院蔬菜中心節水優質課題組今年研究建立了“高糖度番茄栽培模式”,該模式栽培的3個番茄品種的可溶性糖含量都達到8%-9%,相比普通栽培提高了約60%。在口感上,高糖度番茄酸甜可口、風味濃郁。目前,這一模式在通州基地的連棟溫室進行展出示范,得到行業領導和專家的高度評價。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蔬菜產品質量、風味、營養和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對蔬菜產品的需求由數量向質量轉變。對此,課題組著眼創新提升完善栽培管理技術和設備配置,開展高糖度番茄栽培技術系統研究,在國內首次確定了番茄產量和品質兼顧的限根栽培和虧缺灌溉調控技術,將可溶性固形物從5%提高到8%以上,建立了適合我國國情的“產量和品質兼顧”的高糖度番茄栽培模式,并深入開展果菜類品種、水、肥、激素等8個農藝因子對品質和芳香物質形成的影響規律研究,闡明了蔬菜果實芳香物質形成的機理。
據悉,“高糖度番茄栽培模式”項目研究已獲得發明專利3個,研究不僅為高品質番茄生產提供了理論依據,也將促進我國蔬菜行業由數量型生產向高品質型生產的轉變。
黃正 本報記者 蘆曉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