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各國都采取了一些公共措施,種子被多數國家農業部高度重視,列為“必不可少”的部門,以避免可能出現的糧食危機。近日,應國際種子聯盟邀請,中國種子協會、澳大利亞種子協會、亞太種子協會通過線上會議介紹了新冠肺炎疫情下亞太地區種業流通情況。
中國種子協會馬文慧介紹了我國種子流通情況。截至4月底種子企業已全面復工復產,春播用種已流通到基層門店和農民手中;分享了我國抗疫保供經驗。主要歸功于政府的重視和全產業鏈的協作,農業農村部成立了全國春耕農資應急調度保供組,開辟綠色通道,保障企業復工復產;種子企業通過協調上下游企業,加緊完成種子的加工、包裝和運輸;中國種子協會積極參與全國春耕農資應急調度保供組,了解企業的困難,及時向政府反映。探討了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種子生產的影響,特別是國際航班、船運對種子進出口的影響。
澳大利亞種子協會秘書長Osman Mewett表示澳大利亞正處于冬季作物播種期,主要是小麥、大麥、油菜、牧草和園藝作物;澳大利亞農業部將種子等農業投入品列為必需品,所以種子能順利運輸到農民手中;但是也面臨著航空、貨船減少,運費上漲的情況,以及臨時工不足的問題。澳大利亞種子協會和其他農業投入品協會密切合作,以確保農民可以正常從事農業生產。
亞太種子協會秘書長May Chodchoey表示,很多國家都將種子列為必需品,并開辟綠色通道,以保障種子的流通。人們已意識到種子對糧食安全的重要性,產業鏈的合作和技術創新將有助于應對未來的風險。
合作交流部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