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科技報社全媒體記者 王朝陽
近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保學院、長江學者特聘專家劉西莉給出了玉米種植前的“備課方案”。劉西莉介紹,玉米生育期較長,在不同生育時期均有病蟲害發生,其中種苗期發生病蟲害,影響玉米的產量和品質,制約穩產增收,嚴重的可導致缺苗斷垅。因此,加強玉米種子處理,對有效防治玉米病蟲害的防治尤為重要,對從源頭保護糧食安全意義重大。為此,劉西莉介紹了“四項舉措”,為玉米播前備種“保駕護航”。
一要選擇適宜的藥劑進行種衣劑包衣或藥劑拌種。提高種子出苗率,防治玉米苗枯病和莖基腐病等病害的藥劑較多,包括滿適金、適麥丹、頂苗新以及氰烯菌酯+戊唑醇、丙硫菌唑+戊唑醇等。農戶需根據當地歷年病蟲害發生發展情況,以及今年病蟲害預測預報結果,結合春播期間天氣狀況,進行藥劑的合理選擇,避免藥劑選擇不當而導致藥害產生。
二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預防春季倒春寒。大幅度的倒春寒,容易導致田間出苗不整齊,重則不出苗。因此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及時整地備耕,提高適期、適墑播種比例。根據天氣預報,在玉米出苗期可能遭受低溫逆境脅迫的地區,要特別關注包衣種子的活力,建議適當選擇對腐霉菌有效的藥劑或混配產品進行包衣,以避免低溫藥害的產生。
三在秸稈還田地塊需適當深播或深覆土,加重鎮壓。玉米種子懸空容易導致種子不出苗或者出現病苗和弱苗。因此,種植中需要適當深播或鎮壓減少播種時出現的懸空現象。同時,對于秸稈還田地塊的玉米播種,由于土壤中積累了較多鐮刀菌,在種子處理藥劑選擇上,建議選擇多菌靈、種菌唑、丙硫菌唑、氰烯菌酯和氟唑菌酰羥胺等,對鐮刀菌導致的相關病害防治效果好。
四在出苗后要加強玉米苗期田間管理。出苗后要及時行間深松,達到防寒、增溫、促根和除草等目的。若缺苗嚴重,需及時補種或改種早熟品種,以保證苗全苗壯,田間群體結構合理。由于種子萌發階段通常是作物生長最為敏感的時期,對種衣劑產品質量、包衣種子質量、藥劑處理濃度以及田間應用技術等要求嚴格、精準,一旦疏忽就會影響種子出苗和幼苗生長,產生藥害。因此,廣大農戶們要特別重視種子包衣、安全出苗和正常生長的各個重要技術環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