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要聞 » 正文

2019年小麥條銹病菌源地及冬繁區發病早病情重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9-12-18  來源:  瀏覽次數:438
 

  植物病蟲情報

    第 32 期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2019年12月17日

 


 

 2019年小麥條銹病菌源地及冬繁區發病早病情重
      
      受越夏菌源廣、播種偏早和氣候條件有利等因素影響,今年小麥條銹病在甘肅、寧夏、陜西等西北秋季菌源地,以及湖北西北部、河南南部和陜西關中等冬季繁殖區發生早、范圍廣、發病重,總體病情重于偏重流行的2017年冬前病情。冬繁區冬季氣溫偏高、降水偏多,氣候條件對病菌繁殖和病情擴展十分有利,遇春季有利氣候條件將嚴重威脅東部主產區小麥安全生產。
      
      一、秋季菌源地病情
      
      甘肅、寧夏、陜西等西北地區是我國小麥條銹病冬繁區的重要菌源地,對全國病害流行程度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今年3省(區)秋苗發病面積為310.3萬畝,比上年和2016年同期分別增加3倍和63.2%,是近5年來第二重發年份,呈現發病時間早、分布范圍廣、病情程度重的特點。
      
      一是發病時間早。寧夏、甘肅、陜西病情始見時間分別為10月14日、10月20日和11月4日,較正常年份提前約1周。
      
      二是分布范圍廣。甘肅天水、隴南、平涼、定西、慶陽、臨夏、白銀、甘南8市(州)30縣普遍見病,全省發病面積為230.9萬畝,同比增加2.1倍;寧夏固原、中衛2市6縣見病,發生面積41.4萬畝,同比增加39.4萬畝;陜西寶雞、咸陽2市16縣見病,發生面積38萬畝,同比增加37.5萬畝。
      
      三是病情程度重。甘肅大部地區病田率、病點率、病葉率均較高,發生較重區域多以發病中心和發病帶為主,嚴重田塊全田普發,發生程度明顯重于前2年同期,是近年來發生較重的一年。寧夏平均病田率、病點率、病葉率分別為52.1%、29.2%、3.1%,嚴重度為10%-60%,明顯重于常年。陜西有點片發生地塊,長武縣最大發病中心達4m2,是2010年以來發生最重的年份。
      
      二、冬繁區病情
      
      湖北北部、河南南部、陜西關中和四川等地冬季病情對翌年春季流行起決定性作用。今年河南、湖北等地見病早、病點多、病情重。
      
      河南省淅川縣11月15日始見,是歷年最早的一年,比2016年早31天,田間多為單片病葉,嚴重度一般在5%-10%;西峽縣11月21日查見3株7片病葉,嚴重度為5%-20%。
      
      湖北省鄖西縣12月5日見病,比2016年提早17天,是歷史上第2個早發年份,比最早見病的2017年晚4天。目前已有十堰、襄陽、荊門、宜昌4市8縣見病,多地查見發病中心,平均嚴重度為30%,其中鄖西縣查見36株病株40片病葉的發病中心,嚴重度為5%-20%,是歷年同期發生區域最廣、病情最重的一年。
      
      四川省梓潼縣11月22日始見,比2018年晚3天,田間多為零星發病。此外,新疆霍城縣11月18日始見零星單片病葉,平均病葉率為0.29%。
      
      三、病情展望
      
      據國家氣象部門預測,目前至12月底,中東部大部麥區氣溫較常年同期略偏高,江淮、江漢、黃淮西部降水偏多;2019年冬季,江漢平原、西北及黃淮大部等麥區降水偏多,氣溫正常到偏高,有利于小麥條銹病越冬和繁殖。因此,冬繁區各地應加強監測,全面掌握發生動態,及時發布中短期預報,指導科學防控,壓低菌源基數,減輕早春東部和北部主產麥區防治壓力,保障小麥生長安全。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