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北方地區的冬小麥有的已經播種,有的還正在播種。民間有“秋分早,霜降遲,寒露種麥正當時”的說法,過去的農諺雖然很有指導意義,但是一切都在變化,如今,隨著全球氣候的變化,過去那些老套路,有不少現在已經顯得過時了!
而今冬小麥秋播的時間,一般在10月15-30號了!
讓不少農民朋友憂心忡忡的是,今年的小麥種上已經好幾天了,為啥遲遲還不出苗呢?這是怎么回事兒呢?
冬小麥出苗時間一般在播種后6-10天,但會受溫度、播種深度、土壤濕度等影響,此外,小麥品種不同,出苗時間有會有差異,因此,對于小麥還沒有出苗的農戶,不要著急,再耐心等待一下!
冬小麥播種之后,如果出現不出苗、幼苗生長細弱的現象,很多農民朋友可能都會認為是底肥不足、種子的質量差等原因,但是除此之外的原因還有很多,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吧!
一、小麥在什么情況下不出苗或苗弱
1、氣候的影響。
如澇災、旱災、凍害等不適當的水分和溫度。種子發芽最適溫度是15~20攝氏度,高于35攝氏度和低于1攝氏度都不會發芽,低于10度發芽緩慢;土壤過濕播種或播種后澆水又遇到下雨,土壤粘重、濕度過大、地表板結的情況下,種子往往由于缺乏氧氣而不能萌發,即使勉強出苗,生長也很細弱。
2、田地整理不當。
小麥最適宜的播種深度是3-5厘米,如播種過深、過淺或田間雜草多、種子的品種質量差、整地質量不好等,都會影響小麥出苗及生長。
3、連年重茬。耕作方式過于單一、播種前不重視小麥拌種,拌種劑使用不當,也會導致土壤中產生病菌。這個原因一般比較多常見。
4、麥種的質量問題。壞種、偽劣種子失去活力,沒有胚芽,三年以上的陳種抗病性差。
5、基肥不當。基肥不足會使麥苗缺肥,生長衰弱,引起缺素癥;基肥過多會造成肥害,燒壞種子。
6、地下蟲害過多。地下害蟲過多,造成根部損傷。
7、育苗期間澆水不合理。這種情況一般多在天氣熱的時候出現,天氣較熱的時候,選擇上午10時澆水比較合適,不宜大水漫灌,要細細的澆,不宜澆透。其中水分是發芽的關鍵性因素,不宜過少否則的話不發芽。
二、預防小麥不出苗、苗黃、苗稀辦法
1、正確選購品種。不要貪圖便宜,也不要大規模種植新品種,最好是去老農資店里,購買那些已經推廣成熟的品種。
2、整地。整地前對前茬作物秸稈進行粉碎處理,粉碎長度不超過5厘米,秸稈多的地方要及時散開,深翻后掩埋,然后旋耕整地、耙實土壤,結合整地施入適量氮肥,避免秸稈腐熟過程中與麥苗爭氮。
3、排水保墑。注意清溝理墑,保證澇能排、漬能降。土壤濕度適宜時順麥行中耕松土,增強土壤透氣性,提高地溫,促進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強,提高根系吸收能力。
4、做好病蟲害防治。入冬后天氣轉冷,地下害蟲危害減輕。防治地下害蟲,播種前可采用藥劑拌種、土壤處理等方法,出苗后可藥劑灌根或撒施毒土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