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早期落葉病而言,看葉子作分析定病癥,制定防治方案。
看葉子定病癥 根養葉,葉養根,養枝,養果。根有病就能從葉上表現,葉子小上卷,7 ~8月葉邊干一圈是根系老化或有根結線蟲的表現,5~6月葉子正常,7~8月葉子邊干一圈是農民施肥時傷了大根所致。由于7~8月高溫強光照,葉子需要大量的水維持生命,但根系老化,有蟲害,施肥傷了大根,根系不能吸收足夠的水供全葉生長,水通過葉脈,只能送到葉子中心,邊緣無水可供,所以葉邊緣干枯死亡。
農耕施肥時不能傷大根,施肥不能太近,距樹60厘米內少施肥,農耕不能深于10厘米,60厘米外可耕深20厘米,多施肥,越遠施肥越多。發現根結線蟲可用殺線蟲的農藥灌根。老化根系可用美國高科技產品恩益碧(NEB)灌根,可生新根,擴大毛細根5~60倍。多施有機肥松土,7~8月發現干葉嚴重可疏果,短截過長枝,無用枝,減少葉面積,噴施葉面肥,按時灌水。
合理用藥,避免藥害 葉子下邊緣干枯,上邊緣好,平葉停水處干枯是藥害的表現。
打農藥時不能隨意加大藥量,不能在高溫時噴藥,發現藥害,可用清水加少量的黃腐酸葉面肥噴霧,補養葉片,減輕藥害。
肥害 高氯肥不能大量使用,不能把化肥一次性施的過多過近,大樹離樹60厘米內不施肥或少施肥,按物候期、按樹的大小配方施肥,避免藥害。
以上現象屬于生理性病害,不屬于侵染性病害,不能大量多次使用殺蟲劑,殺菌劑,葉面肥噴灑葉面,把生理性病害噴成了藥害,越噴越干的快,落得快。
侵染性病害 侵染性病害就是真菌、細菌、病毒侵染了果樹的根莖葉果所引起的病害。在葉子上的表現是葉子表面有大小不等的病斑,導致葉子早落。
五月獼猴桃展葉期,從葉子的正面發現不了細菌的危害,從葉子的背面可發現黃色小點,這時就要馬上防治,用殺細菌的藥物防治效果最佳,不能等到葉面出現干斑時防治就晚了,病以防為主,越早越好。
8~9月時,高溫高濕時是灰霉病的發病高發期,不能從葉正面看,只能從葉子背面,發現有灰色的霉點,就是灰霉病,用殺真菌的藥物噴霧,越早越好。
全營養配方施肥,定量掛果,健壯樹體,增強樹的抗逆性,使樹壯而不旺,旺而不狂,達到抗病的目的是重中之重。全營養平衡施肥,平衡吸收,要平衡吸收必須擴大根系,此時施肥必須配美國高科技產品恩益碧(NEB),實踐證明行之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