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4日-28日,國際種子聯盟(ISF)在瑞士蘇黎世召開2019年國際種子聯盟中期會,來自30多個國家的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育種家委員會成員、華智水稻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健博士,知識產權委員會成員、隆平高科研發中心張立陽經理,可持續農業委員會成員、我會合作交流部馬文慧副主任應邀參加了植物育種創新工作組會議、可持續農業委員會會議、育種家委員會會議、知識產權委員會會議、國家和地區種子協會會議。
植物育種創新工作組會議交流了各國對基因編輯的法規監管政策和傾向,研究制定了下一步國際種子聯盟在推動植物育種創新政策的工作計劃,并將繼續與各國種子協會、國際組織、產業價值鏈進行溝通合作。國際種子聯盟將繼續與中國種子協會、中國種子貿易協會合作,推動中國制定科學的、符合產業發展需求的政策。可持續農業委員會根據糧食與農業植物遺傳資源國際條約(ITPGRFA)的要求,研究了遺傳資源數字序列信息(DSI)、解釋了關于育種材料轉讓標準的協議(SMTA),并澄清了條約中有關銷售(sale)和商業化(commercial)的定義,下一步將密切跟蹤條約的進展情況,推動擴展條約附件1的作物清單。知識產權委員會分享了國際種子聯盟有關打擊非法經營種子行為的建議,并鼓勵各國加入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聯盟(UPOV)1991年文本,ISF愿意在實質性派生品種(EDV)、農民權利等方面進行有效的合作。育種家委員會審議了可持續農業委員會、植物育種創新工作組的會議成果和委員會新成員的提名。國家和地區種子協會會議,ISF秘書長Michael Keller先生向與會代表通報了國際種子聯盟章程修改,各委員提名情況,各委員會工作計劃等。
我國代表認真履行委員會成員職責,就各個會議議題積極發言,提出建議,并參與相關文件的修改。會議間隙,代表團與ISF秘書長Michael Keller先生進行了會談,Michael Keller先生表示將出席2019中國種子大會并作發言;ISF將就實質性派生品種、植物育種創新領域與中國種子協會、中國種子貿易協會加強合作。歡迎更多的中國代表參與國際種子聯盟各個委員會的活動。(合作交流部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