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黃是蘭州特色蔬菜產品之一,采用棉氈或麥草覆蓋進行韭黃標準化栽培,每年可收割1~2茬青韭和韭薹,韭黃供應期為9月下旬至翌年1月。每畝青韭和韭薹可收入2000~3000元,韭黃可收入2.5萬元,經濟效益顯著。下面就韭黃標準化栽培技術進行介紹。
一、培育壯苗
生產韭黃應選擇前茬為非蔥蒜類蔬菜的地塊。蘭州地區韭黃栽培一般選用雪韭6號、農大雪韭、雪韭4號、平韭5號和蘭州小韭。標準化栽培采用直播,播種期為每年4月上、中旬。
1.播前準備
播前地塊深翻25~30厘米,每畝施優質農家肥5000公斤。南北向起壟,壟寬55厘米、溝寬25厘米、壟高30厘米。在溝底,每畝撒施尿素10~15公斤、過磷酸鈣60公斤、硫酸鉀12公斤,施肥后覆土5厘米厚。
2.種子處理
每畝播種量2.5~3.0公斤。播前將韭菜種子放在陽光下暴曬1~2天,然后進行催芽處理。
3.出苗后的管理
從韭菜出苗至3~4片真葉期,每隔4~7天噴一次水,每平方米用水量3~4公斤。待幼苗長出5片真葉、苗高17~20厘米時,每隔10~14天澆一次水,澆水量達到20厘米深并能迅速下滲為止,不能出現積水。齊苗后應及時人工除草。
二、韭黃生產
韭菜種植,第一年培養幼苗,從第二年開始轉入韭黃生產。
1.肥水管理
6月中旬至10月上旬追肥4次,每次間隔30天。苗高35厘米以下,每次每畝結合培土撒施腐熟有機肥500公斤左右;苗高35厘米以上,每次每畝施腐熟有機肥800公斤左右,同時加施尿素5~10公斤、三元復合肥(氮-磷-鉀為17-17-17,下同)5公斤。
2.收割韭薹
韭菜在7~8月生長旺盛期會抽生韭薹,當韭薹抽出韭心15~20厘米時要及時采收銷售,不能讓花蕾開放消耗養分。每畝韭薹產量300公斤左右。
3.土壤封凍前的韭黃生產
根據韭黃上市期,提前15天左右進行覆蓋生產。一般從9月中旬開始,日平均氣溫低于15℃,當韭白15~20厘米高時,先把青韭葉片割去,割口在葉鞘上1厘米處,并用耙輕輕疏松土壤。在每行韭菜上直接鋪放80厘米寬的保溫單層棉氈,上覆5厘米厚麥草,再用少量土鎮壓麥草。分批覆蓋,分批上市。
覆蓋10~15天后,應在韭田中選2~3個點,掀開棉氈一角檢查韭黃生長情況。當韭黃萌生3~4片葉、葉長7~10厘米并頂起棉氈5厘米以上時,即可收割。
4.土壤封凍后的韭黃生產
越冬生產韭黃要在土壤封凍時鋪棉氈。在12月中下旬,每行韭菜上直接鋪放棉氈,上覆20厘米厚麥草,麥草上再覆30厘米厚的土。覆蓋30~35天后,即1月中下旬,應在韭田中選2~3個點檢查韭黃生長情況,及時收割。
三、收割方法
收割必須選擇晴天進行,在上午9至10時氣溫較高時,先將麥草上的土清除干凈,再將麥草拿下,揭開棉氈,收割一壟揭一壟。用鋤沿韭壟旁挖10~13厘米深的溝,用特制的韭鐮從鱗莖以上2~3厘米處割斷,邊割邊整理,抖掉泥土,然后用塑料條扎成1公斤左右的韭黃把,氣溫低時注意保溫。
韭黃收割后,在割茬處撒一層草木灰并平整韭田,韭菜轉入越冬休眠期。第三年春季韭菜發芽后,繼續正常田間管理。一般韭田可以連續收獲4~6年韭黃,當韭黃長勢弱,每畝產量不足1000公斤時清理韭田,改種其他作物。秋冬季生產韭黃所用的麥草及棉氈要移出韭田晾曬、堆儲,以備續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