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是喜溫作物,冬瓜的栽培方式多樣,有設施栽培、露地栽培,也有大棚越冬栽培、大棚早熟栽培,有搭架栽培、爬地栽培等等,下面介紹一下冬瓜的栽培技術要點:
一、選擇合適品種:冬瓜栽培宜選擇抗逆性強、品質優良、高產豐產、適合銷售地消費習慣的品種。
二、 適期播種:冬瓜喜溫、耐熱,為獲得豐產,應選擇冬瓜座果和果實發育的適宜氣候條件栽植。氣候條件對冬瓜座果率的影響最大,因此,在季節安排方面要特別加以注意。天氣晴朗,氣溫較高,濕度較大等條件有利于座果;空氣干燥,氣溫低和陰雨天,昆蟲活動少,不利于授粉;且降低至 15℃ 的低溫陰雨天氣出現,因此,在播種時就要特別注意,盡量避免使栽植的冬瓜在這段時間內開花結果。
三、播種育苗:宜采取營養缽育苗。所需營養土要提前制備,可選用烤曬過篩的肥沃園土或火泥灰,腐熟豬、牛糞渣,谷殼灰等混合而成。三者體積比約為6:2:2,另可加少量氮磷鉀復合肥,其加入量一般以控制在0.2%-0.3%為宜,并要求弄細混均。播種前一天要將缽中營養土澆透,播種深度2-3厘米,每個營養缽播發芽種子1-2粒,種子要平放或芽尖向上,播后隨即蓋上遮陽網或稻草等覆蓋物;若遇寒潮或陰雨天氣,則宜用塑料薄膜覆蓋。播種后至出苗前,要注意澆水,但切勿水分過多,以防漚種爛根,只須保持土壤潮濕即可。出苗70%左右時,要及時揭除覆蓋物。在幼苗破心前適當控制水分,促進根系生長;破心后經常保持營養土呈半干半濕狀態,使瓜苗穩健生長。約25-30天即可移植入大田,種植前2-3天,可用10%稀薄人糞水和80%代森鋅800倍或75%百菌清600倍藥液淋苗,做到帶肥帶藥移植。 、
四、整地定植
1、整地施肥。為防止土傳病害發生,應選擇前作為非瓜類作物茬口。冬瓜的根系非常發達,且生長期長,為了獲取較高產量,必須選擇土層深厚,土壤要求疏松、肥沃,排灌便利,有機質豐富,pH值為6-6.5的沙壤土到粘壤土種植。瓜地選好后,應盡早深翻耕耙,其深度以30厘米左右為好。冬瓜的生長期較長,且根系的吸收能力強,因此,應施足基肥。基肥一般以優質農家肥為主,每畝2000公斤以上,豆餅30-50公斤,過磷酸鈣40-50公斤,經堆漚后拌勻溝施或穴施,并與土壤充分混勻后播種或定植。對于壤質土或粘質土,在有條件時,每畝還可用三元復合肥30-40公斤,尿素15-20公斤,進行全層混施,以滿足養分的均衡供給。而對砂質較重的土壤,則應減量施用,以防引起肥害。
2、定植:苗齡在30—40天,二葉一心至三葉一心,選根系發達,莖粗節短,葉厚色濃的苗定植。冬瓜的栽植密度因品種、栽培方式與栽培季節而不同。小型冬瓜單位面積產量是由每畝株數、單株結果數和單果重三方面構成的,適當密植可以提高產量。大型冬瓜品種多數每株一果,它的單位面積產量是由每畝株數和單果重量兩個因素構成的。另外,定植密度因整枝方式不同也有差異。只留主蔓栽培的苗栽800—900株;留兩蔓栽培的畝栽400—600株。定植后澆水、覆地膜。
五、定植后管理
1、溫度。苗期白天溫度控制25 -28℃ ,夜間控制在13 -16℃ ;花期白天控制在30 -33℃ ,夜間不得低于 15℃ 。否則,會影響授粉坐果。
2、肥水。定植后,用稀薄糞水澆施2-3次,促其快長。伸蔓期澆1次透水。坐果期,當果實長到拳頭大小時,追施坐果肥1次,每畝施尿素15千克,可隨水膜下滲灌。
3、搭架。搭架在開始伸蔓時進行。架式有平架、籬架、拱架3種。大棚內搭架大多采用“門”字型平架。架材可就地取材用樹棍、竹竿等均可,架高65-80厘米,架面用竹竿綁牢,一般1壟1架。
4、綁蔓。 定植25-30天即可理蔓上架,上架后按每20-30厘米用繩綁蔓1次,結合綁蔓去掉側枝、卷須和多余的雌花。
5、授粉。早熟冬瓜因果小,每株可留果2-3個,以增加產量。一般第1瓜多發育不良,大多選留第2瓜胎及以上的瓜。為提高座果率,可采用人工授粉。花期可用100毫克/千克的2,4-D防止落花落果,大瓜應實行吊瓜。
6、防病治蟲。冬瓜發生病蟲有霜霉病、白粉病、銹病、枯萎病、蚜蟲、薊馬、黃守瓜。防霜霉病可用64%殺毒礬500—600倍液防治;防白粉病可用25%粉誘寧1000—1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防治;防銹病可用托布津500倍液防治;枯萎病可用50%多菌靈1000倍液防治;防治蚜蟲、薊馬用20%年好年冬2000倍液或25%亞銨硫磷800倍液;可用40%樂果800—1000倍液或90%晶體敵百蟲1000倍液防治。如發生白粉病、炭疽病,可用防治;。防治黃守瓜幼蟲可用90%敵百蟲l500—2000倍液或50%辛硫磷l000—1500倍液灌根。
六、適時采收:大棚冬瓜可適時采收,當果毛脫落、皮色變老、皮質開始變硬時,連果柄一起采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