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航天育種技術不斷推廣
“種業是農業的基石,不僅在過去,種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未來推進現代化的進程中,種業依然重要。”日前,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主任賈敬敦在航天育種產業創新聯盟第一次聯盟大會暨航天育種論壇上說。
目前,航天育種技術及其新品種已在農業和其他相關行業有了一定的推廣應用,航天育種培育的小麥、水稻、玉米、大豆、棉花和番茄、辣椒等園藝作物新品種累計推廣種植面積超過240萬公頃,增產糧食約13億公斤;航天育種技術及其成果在苜蓿等牧草、林木、花卉和生物醫藥等領域也有一定規模的推廣應用。航天育種,對我國作物育種技術進步和相關產業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創造直接經濟效益2000多億元。
近年來,航天育種技術及其成果積極參與國家扶貧攻堅、生態環境建設等方面也取得一定成效。神舟綠鵬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航天工程育種技術研發、新品種繁育、成果推廣一體化的現代農業科技公司。2018年1月,神舟綠鵬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提出將航天育種成果在寧夏推廣轉化及產業發展的建議,與地方合作建設數千畝航天園藝產業園。
截至目前,神舟綠鵬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組培中心借助返回式衛星、神舟飛船、天宮目標飛行器等搭載植物試管苗,利用組培技術優勢成功選育出太空樹莓、太空蘆竹、太空微型月季、太空香蕉、太空蘭花等植物新品種40余個。新品種育成后,結合組培脫毒、快繁技術,神舟綠鵬組培中心建立了太空草莓、太空樹莓等種苗的組培脫毒技術體系,并實現了脫毒種苗的產業化生產。
航天育種產業創新聯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在航天育種技術的推廣過程中,航天育種產業創新聯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黨委書記、常務副理事長梁小虹介紹,航天育種產業創新聯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科技委、中國農業大學和中國科學院、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所屬研究所、華南農業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北京市農林科學院、黑龍江省農科院、國家植物航天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林木育種國家工程實驗室、中糧研究院、大北農集團、遙感智慧聯盟和神舟綠鵬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發起,由全國農業、林草業、中草藥、生物醫藥等領域從事航天育種研究和及成果推廣應用的科研院所、企業及其它機構自愿組成,是一個非營利性的社會組織。
“截至目前,通過航天搭載已培育出了許多具有優異性狀的糧食、蔬菜、瓜果、花卉等新品種、新品系。空間誘變能夠有效解決種質資源遺傳基礎狹窄的問題,加速了我國育種事業的進程,相信航天育種技術與植物組織培養技術的結合,將會推進我國航天育種產業化發展的進程,為我國農業現代化作出更大貢獻。”梁小虹說。(據《經濟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