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蔥比較喜肥,與其他蔬菜一樣,對氮素的反應很敏感,施用氮肥有明顯的增產效果。
大蔥生長盛期吸收氮的量要高于鉀(1∶0.9),而進入葉鞘充實期,對鉀的吸收量要比氮高(1∶1.2)。每生產3000公斤大蔥,需吸收氮8-10公斤、磷1.5-1.8公斤、鉀9-11公斤。大蔥對磷的要求以幼苗期最敏感,苗期缺磷時會嚴重影響大蔥的最終產量,如果苗期磷供應充足,即使定植后磷素不足,在后期采取追肥措施,仍可取得較高的產量。在蔥白形成期應加強鉀肥的施用。除氮、磷、鉀外,鈣、鎂、硼和錳,對大蔥的生長也有一定的影響。在三要素滿足供應的情況下,增施鈣、錳和硼和效果最為顯著,表現為蔥白長而粗,產量高。具體施肥方法如下:
定植地選擇好后要施足基肥,施肥方法視肥料用量而定。數量多時可全面撒施,少時宜施在定植溝底層,以腐熟的有機肥為主。一般每畝施優質腐熟廄肥5000-8000公斤。含磷少的土壤每畝施過磷酸鈣25公斤(jin)、草木灰150公斤或硫酸鉀8-10公斤。
定植后蔥苗生長緩慢,隨天氣逐漸轉涼,蔥株進入旺盛生長期。當大蔥進入蔥白生長盛期,蔥株迅速長高,蔥白加粗時要進行追肥。第一次追肥,每畝施土雜肥4000公斤于壟背上,或施用餅肥150公(gong)斤,施后隨即淺鋤1次,并澆水1次(ci)。過15天左右追第二次肥,澆施人糞尿750公斤(jin)或(huo)撒施草木灰100公斤、過磷酸鈣30公斤,施肥后結合深鋤,進行培土,隨(sui)即澆水。再過25-30天進行第三次追肥,每畝追施氮素化肥15-25公斤,追肥后澆水、培土,此時蔥白(bai)迅(xun)速增(zeng)重(zhong)而充實,直(zhi)至收(shou)獲。如(ru)果土壤肥力較高,底肥充足(zu),可(ke)不(bu)進行第一次追肥。生長(chang)期較短(duan)和土壤保(bao)肥力好的地區,可(ke)免去第三(san)次追肥。(儂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