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在生長過程中,有一類危害較大的害蟲即介殼蟲,其中以矢尖蚧較為常見。它繁殖快、世代重疊危害,因蟲體有蠟質,一般農藥防治效果不理想,受害柑橘樹勢衰弱,葉片黃化脫落,新梢容易枯死,座果率不高,產量下降,果實品質低劣。矢尖蚧蟲體喜歡溫暖潮濕的環境,一般在5月上旬、7月中旬、10月上旬出現3個危害高峰。防治措施為:
生物防治
矢尖蚧的天敵主要有瓢蟲、寄生蜂、寄生菌等,如紅環瓢蟲、紅點唇瓢蟲、澳洲瓢蟲、大紅瓢蟲、金黃蚜小蜂、軟蚧蚜小蜂等。防治時,要注意保護天敵。
藥劑防治
抓住防治適期 因1齡和2齡雌若蚧和1齡雄若蚧及雌成蟲對農藥比較敏感,這時正是介殼蟲的薄弱環節,也正是防治矢尖蚧的最佳有效時期。其中柑橘采收后的11~12月是較佳的防治適期之一,要切實做好防治,如果最佳適期失防,則應盡可能在采果后抓緊噴藥。
選準對口農藥和適宜的施用濃度 對柑橘矢尖蚧防效較高的農藥有以下幾種:一是殺撲磷。40%殺撲磷1000~1500倍液對幼蚧的防效可達98%,并能殺死成蚧。二是松堿合劑。用3份松香、2份燒堿和10份水混合在一起熬制而成,呈強堿性,滲透力強,對矢尖蚧的蚧殼具有腐蝕作用。使用濃度為20~30倍液。注意不能和其他任何農藥混用,不在某一部位過量噴藥。三是礦物油。機油乳劑用50~100倍液,防治低齡幼蚧,防效95%以上;用30倍的機油乳劑防治成蚧和高齡若蚧,防效在95%以上。四是混合藥劑。有機磷農藥與機油乳劑混用后單獨使用可增效2~5倍。用低濃度的機油乳劑(2%)與低濃度的有機磷農藥2500~3000倍或100~200倍的苦楝乳劑混用,對矢尖蚧雌成蚧可取得90%以上的防治效果。
保證噴藥質量 在施藥時,必須仔細周到,樹冠內外、上下、葉片正反兩面均要噴到。蟲害發生特別嚴重的橘園,最好先修剪后噴藥,一般成年橘園每畝要噴足藥液100千克以上。樹勢嚴重衰弱或蟲害特別嚴重的橘園,噴藥后易出現輕微的落葉現象,應適當降低使用濃度。噴藥后48小時內若遇雨,須及時補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