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蟲情報
第(di) 34 期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2018年(nian)8月23日
當(dang)前北方馬鈴薯晚疫(yi)病發生動態
受7-8月份北方大部降雨偏多等因素影響,今年我國北方馬鈴薯晚疫病總體中等發生,重于2015-2017年同期。其中,甘肅天水和隴南、寧夏固原、山西忻州、內蒙古呼倫貝爾等地局部偏重發生。目前,馬鈴薯晚疫病在北方馬鈴薯產區累計發生面積705萬畝,分別比去年同期和2015-2017年同期平均值增加24%和27.5%,明顯低于重發的2012年和2013年,偏重發生態勢得到有效控制,未出現較大面積嚴重為害現象。
甘肅累計發生324.8萬畝,同比增加150萬畝,為近5年發病較重的年份。南部的隴南、天水兩市發生面積占播種面積的68.7%,部分感病品種田病株率高達100%;中部的定西、白銀、臨夏、蘭州正處于流行盛期,平均病田率為20%、發病田病株率為30%-80%;其它地區總體偏輕發生,平均病株率為7%。
陜西累計發生37.5萬畝,其中延安平均病株率為6.4%,最高病株率為15%;榆林平均病株率為17.2%,最高病株率為27%,靖邊局部重發田塊病株率達50%以上。
寧夏累計發生94.5萬畝,主要發生在陰濕山區和水澆地。輕發田塊病株率為12.5%,隆德、涇源、彭陽、西吉、海原等地病株率在21.4%-78%,原州等地重發田塊病株率達90%以上。
山西累計發生115.9萬畝,主要集中在丘陵區的平川和溝壩地。平均病株率為28.2%,忻州、大同等地發生較重,部分區縣平均病株率在40%-80%。忻州市五寨縣重發田塊病株率最高達100%,病葉率為7%-12%;大同市平均病株率為40%、病葉率為25%-30%。
河北累計發生52.4萬畝,豐寧、圍場、萬全、宣化等地一般病株率為2%-3%,萬全最高病株率為16%。
內蒙古累計發生23.4萬畝,主要發生在呼倫貝爾、烏蘭察布、錫林郭勒和赤峰等地。其中,呼倫貝爾一般病株率在2%-6%,阿榮旗平均病株率為80%,最高達100%;錫林郭勒平均病株率為30%,最高達65%;烏蘭察布平均病株率為5%,最高達20%。
黑龍江累計發生45萬畝,主要發生在齊齊哈爾、綏化、牡丹江和哈爾濱等地。目前病情已基本穩定,總體輕于常年。
當前,北方馬鈴薯大部產區正處于塊莖膨大期,也是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距離收獲還有一段時間。據國家氣象中心預測,8月下旬東北、西北東部等地有降雨,較常年同期偏多3-8成,局地偏多1倍以上,有利于馬鈴薯晚疫病流行危害,預計北方秋馬鈴薯晚疫病總體中等發生,全年發生面積1150萬畝。各地要進一步加強監測、分類指導,重點對冷涼山區、收獲偏晚、發病基數高的田塊組織開展防治,控制病害后期流行。






植物病蟲情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