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6—28日,第十七屆中國國際種業博覽會暨第二十二屆全國種子信息交流與產品交易會(以下簡稱“全國種子雙交會”)在山東省青島市成功舉辦,2025青島國際種業博覽會同期舉辦。本屆展會立足種業振興行動由“五年見成效”邁向“十年取得重大突破”的關鍵節點,在種業“十四五”規劃收官、謀劃“十五五”發展的關鍵時期召開,以打造“種業發展風向標、系統創新指南針、供需對接大平臺”為目標,全面展現我國種業發展成效,凝聚行業力量,共推種業高質量發展。
聚焦全鏈條提升種業管理水平,發布種業最新政策和行業權威信息。全國種子雙交會持續發揮種業政策宣貫和方向引領重要作用,邀請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等有關司局單位解讀加強品種全鏈條管理、國家種子基地建設、種業市場監管、植物新品種保護、種質資源共享利用等種業管理最新政策,明確種業振興最新工作要求。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權威發布年度全國農作物種子供需形勢分析、推廣面積十大品種、新品種展示評價結果、種子質量形勢分析、種子認證最新動態及商品種子銷售額前二十強企業等行業信息,全面展現種業發展動態,幫助種業各方主體找準發展方向。
聚焦全方位推進育種創新攻關,構建種業科技研發與推廣對接平臺。圍繞促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大會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品種審定委員會主任萬建民,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春江出席并作主題報告,指引生物育種、種業信息技術等前沿科技創新和產業化應用方向。大會設立育種創新展區,集中展示育種前沿技術研發進展和生物育種創新成果,AI智能數字化育種工具、國內首款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高密度固相基因芯片亮相。田間品種種植展示設立生物育種、認證種子與標志性重大品種等專區,全方位展示種業創新攻關成果。組織種業科技成果對接活動,集中展示主要糧油作物和蔬菜種業科技成果,積極破解種業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難題。
聚焦全領域服務企業發展壯大,集聚扶持種業企業發展資源要素。圍繞提升企業育種創新能力,同期舉辦數字種業專題交流活動,深入探討數字技術在育種研發、生產管理和市場銷售等環節的融合應用,推動種業數字化轉型,幫助企業加快構建商業化育種體系,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圍繞加大種業企業金融支持力度,同期舉辦種業投資對接活動,發布金融支持政策,解讀種業企業掛牌上市和投資并購策略,推介支持種業產業鏈金融服務模式,引導社會資本支持種業企業發展。圍繞網絡售種新業態,大會舉辦首屆網絡售種對接活動,明確監管政策,邀請主流電商平臺解讀入駐政策,發出“網絡售種,誠信經營”倡議,引導種子企業規范網絡售種經營,發展種業新業態。大會還舉辦種業國際貿易政策發布活動,宣貫農作物種子進出口審批政策,交流種業國際市場拓展經驗做法,助力種業企業“走出去”。
聚焦全行業共同營造良好市場環境,全面展示種業發展新動態新面貌。本屆大會參展主體多元、展示內容豐富、交流熱點關注,共有30家國家種業陣型企業、75家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在內的2000余家科研育種、制種加工、種子經銷等單位參展,中種集團、農發種業、隆平高科、荃銀高科、登海種業、國投種業等龍頭企業悉數亮相,積極展現企業發展新動態新面貌。大會集中展示各類農作物新品種及種子機械、檢驗設備、種衣劑、種子包裝等新技術新裝備4000余項。同期舉辦專題交流活動12場,現場參加觀眾2萬多人次、在線觀看人數617萬人次。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聯合中國種子協會、中國種子貿易協會及種子企業共同發出“維護公平競爭秩序,促進種業高質量發展”倡議,積極營造健康有序的市場環境。
二十二年來,全國種子雙交會始終堅守服務種業發展的初心,緊跟時代步伐,在加快優良品種推廣應用和服務企業發展壯大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已成為助力種業振興、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平臺,通過“國家級平臺+地方特色”辦會模式,推動種業資源高效配置與地方產業協同發展,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貢獻重要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