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溫縣黃莊鎮衛村村民向記者反映,他們的玉米種子是通過郵寄方式購買的,用買回來的種子種出來的玉米紛紛出現了問題。
這是怎么回事呢?是不是種子的問題?

“買的玉米種子, 種下去出苗率這么低,我又補了幾次,今年種了10畝都沒怎么出啊,都是光禿禿的,他的籽不好,都是沒有出苗。”溫縣黃莊鎮衛村村民楊水蓮表示。
發現玉米出苗情況不好以后,楊水蓮又趕緊使用相同的種子進行了補種,可是出苗情況依然沒有改善,這讓她開始懷疑是玉米種子存在問題,而且鄰居家另外一個品種的玉米長勢卻一切正常,這讓楊水蓮更加確信是玉米種出現了問題,因為一塊地,相同的肥料一樣的田間管理,玉米的生長情況卻截然不同。
隨后記者了解到,今年溫縣黃莊鎮衛村還有很多村民遇到了跟楊水蓮相同的問題,而他們都是一起購買的玉米種,使用了相同的玉米種,玉米不僅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出苗率低的情況,還有些村民家的玉米出現了類似病害的情況。

溫縣黃莊鎮衛村村民鄭秀琴:種了10畝地,今年的出苗情況不好,出了有百分之四五十,這葉子和芯都卷了,也不知道是籽不好還是怎么了。

村民們告訴記者,今年他們使用的種子都是從鄭州的一個經銷商通過物流發過來的,發來的種子共有兩種,一種是由河南金苑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偉科702玉米種,還有一種是武威市家樂種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蠡玉90玉米雜交種,數量上偉科702占大部分,村民們而村民們反映出問題的也正是這種偉科702玉米種。

溫縣黃莊鎮衛村村民侯援朝:同一家種子,主要是偉科702出現問題,702我總共發過來175袋,等于就是175畝地。
在村民們提供的經銷商名片上記者看到,該經銷商名叫李雪利,門市位于鄭州北建材種子市場,村民們告訴記者,之所以通過這個李雪利購買種子,是因為是去年村上有人通過她購買過種子,再加上對方說也是溫縣老鄉,所以今年他們就通過名片電話聯系上了李雪利。

溫縣黃莊鎮衛村村民侯援朝:去年拿的名片,今年給她打過去的,我沒有見過她的面,打電話聯系的,她說她也是溫縣的,是老鄉。

村民們告訴記者,由于是通過物流購買的種子,所以他們當時就沒有索要任何的票據,只留下一張物流單據,在村民們提供的物流單據上記者看到,單據上并未表明種子品種名稱,但是種子的起運地的確是鄭州市北建材,而經銷商李雪麗卻是收貨人,村民們說當時經銷商告訴他們,需要報她本人的名字才能提貨,所以就將收貨人與發貨人名字顛倒了一下。

隨后記者又查詢到這種偉科702玉米種包裝上等級的許可證早在2017年8月3號已經過期,而另外一種蠡玉90玉米雜交種包裝標注的生產經營許可證在國家種業信息網也根本就查不到。
記者將該情況立即反映到了鄭州市惠濟區農委,惠濟區農業執法大隊執法人員跟隨記者來到了位于鄭州市中州大道上的北建材種子市場,找到了這家位于市場12排3號的種子銷售門市,該種子門市門頭為河南豐田種業,與經銷商名片上的并不一致,而且該門市大門緊鎖,隨后執法人員讓市場管理人員撥通了門市負責人電話。

鄭州北建材種子市場管理人員:最近能回來不能 ?能回來到辦公室一趟!
惠濟區農委執法人員表示,對于經銷商銷售的兩種種子,他們接下來會展開調查,而對于村民們反映出問題的偉科702玉米種,他們需要先落實村民們購買的這些種子是否是河南金苑種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銷售的。

鄭州市惠濟區農業執法大隊朱洪濤:這是12排3號,但是12排3號這個當事人不在 ,這個河南金苑種業也沒有說是不是他們生產的,先要確定是不是他的產品。
如果是金苑承認了,是我們公司調到12排3號賣的,那就進一步處理。如果金苑種業公司不承認,說我們沒有發生過經濟來往那就是這一家造假呢。
如果是金苑承認了,是我們公司調到12排3號賣的,那就進一步處理。如果金苑種業公司不承認,說我們沒有發生過經濟來往那就是這一家造假呢。

隨后記者又來到了河南金苑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負責人在看了記者提供給他的問題種子包裝后表示,他們之前的確生產過類似包裝的種子,但這個包裝卻和他們當時的不一樣。

河南金苑種業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 :這是去年或者前年印的假包裝,沒有用完,然后今年又重新分裝的這個種子,我們用的國家統一的二證合一,我們之前的包裝生產許可證和經營許可證是分開的,這個證在2017年就已經過期了。
種子法要求必須是二證合一,必須打上新證,種子法頒布以后老證就不讓用了。

那也就是說,這個包裝的玉米種根本就不是河南金苑種業生產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規定,種子的種類、品種、產地與標簽標注內容不符的認定為假種子,而這個偉科702標注的生產廠家是河南金苑種業股份有限公司,而河南金苑種業股份有限公司認定這種包裝不是他們公司的,所以基本可以認定是假種子。
那么河南金苑種業生產的正規玉米種子是什么樣的呢?據河南金苑種業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他們生產的正規種子,每一袋包裝上都有一個唯一的可以追溯種子來源的身份編號。另外,他們的包衣種子是紫色的,而上述假種子包衣是紅色的。再就是,他們的包裝封口是呈鋸齒狀的,上述假種子包裝是平的,是幾年前的老包裝。從這幾點就很容易判斷出種子的真假。溫縣農民網購的這個肯定是假種子,金苑種業不能背這個黑鍋!
這位負責人在此也提醒廣大農民朋友,在購買種子時一定要擦亮眼睛,首選著名種子企業、著名品牌種子,大企業對名譽重視度高,有自己嚴格的行業技術規范,有問題索賠比較規范容易。
再就是到工商行業證照齊全的正規門店購種,切莫貪圖便宜。同時,堅決索要購買票據,最好要求封存留樣并保存好種子包裝物,萬一出現事故追討也好有據可依。一旦發現種子有質量問題,立刻拿著相關票據或者種子包裝物等到種子主管部門反映,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