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劉偉林)7月18日,黑龍江省農委發布《關于切實做好農業防澇抗災及災后生產自救的通知》,同時發布《玉米水稻大豆主要糧食作物災后恢復生產技術指導意見》,指導各地積極應對強降水天氣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充分做好防澇抗災和農業生產抗災自救工作。
7月10日至7月16日,黑龍江平均降水量為48.6毫米,比常年偏多72.3%。局地連續遭遇短時強降水、大風、冰雹等極端天氣,造成部分農田受淹,農業基礎設施毀壞。
針對這種情況,黑龍江省農委要求各地農業部門高度重視防汛救災和災后農業生產自救工作,積極協調氣象、水利等有關部門,密切關注雨情、水情、汛情和災情的變化,要根據氣象條件和災害發生趨勢,提早做好各項農業抗災準備工作,儲備好物資、資金和隊伍。
當前,黑龍江玉米已經陸續進入抽雄期,水稻處在孕穗期,大豆正值盛花期。對受淹作物,各地要指導農民通過排水降漬、扶苗洗苗等災后田間管理措施,促進受災作物及早恢復生長,把損失降到最低程度。同時,要加強病蟲害預測預報,確保農業生產安全。對于絕產絕收地塊,及時改種秋菜等生育期較短作物,全力把農民損失降到最低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