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三國故地,談優質高產;談品種量化,道豐收之路。5月12—13日,優質小麥西農529、西農511產業發展峰會在許昌召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校長吳普特,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康振生,河南農業大學副校長譚金芳,國家小麥專家組副組長、河南農大教授郭天財,陜西楊凌示范區農業局局長肖永賢,西農511西農529育種團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吉萬全、陳春環、張榮琦,河南省農科院小麥中心主任雷振生,農業農村部小麥品種分析專家胡學旭以及許昌市農業局、科技局、種子管理站領導和河南衛視、中國種業商務網等媒體代表、糧食收儲企業代表,江蘇、安徽、河南、湖北、陜西種子經銷商代表,共350余人參加了會議。

觀摩現場
在田間觀摩現場,與會專家和代表們觀摩了“西農511”“西農529”“的生長情況,現場聽取了吉萬全教授等小麥專家對這兩個品種在抗凍、抗病、抗倒伏、耐旱、早熟性、千粒重、成穗率、產量及品質等方面的表現情況。

吉萬全教授介紹品種的表現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校長吳普特就西農511和西農529的良好表現做出精彩點評。吳校長首先感謝了河南省農科院、河南農大、許科種業等單位一直以來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小麥育種事業的支持,然后從學校的育種傳統以及專業角度肯定了西農511和西農529的抗寒性、抗病性,特別是在今年多年不遇的倒春寒中,這兩個品種都基本沒受影響。他感謝許科種業使學校的科研成果得到轉化,并希望學校更多的科研成果能夠在生產實踐中得到應用。

吳普特校長與吉萬全教授相互交流
雷振生主任則從高產、優質的角度肯定了西農511和西農529的品質和表現。

雷振生主任
專家們一致認為,西農511和西農529在黃淮地區表現良好,特別是在赤霉病發生區,具有良好的抗性,今年不少小麥品種都不同程度受到倒春寒影響,“西農511”“西農529”表現尤為突出,令人欣喜。

現場還舉行了的國審小麥新品種“西農511”“西農529”生產經營權轉讓簽字儀式,吉萬全教授和許科種業總經理王洪凱在轉讓協議書上簽字。

現場簽約
在室內會議上,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康振生指出,我國對小麥的產量和品質要求越來越高,總產量一直在飆升,可以說,小麥為我國的糧食安全做出了很大貢獻。但是,從植保方面來看,病蟲害的發生也隨著氣候的變暖發生了很大變化。特別是銹病、赤霉病、紋枯病一直較重,這就要求育種家培育出越來越多的抗病性品種。西農511和西農529就是具有良好抗性的好品種,值得老百姓去種植。

康振生院士
國家小麥專家組副組長、河南農大教授郭天財對西農511和西農529在河南的表現給予了高度評價并提出了希望。郭教授說,我國小麥進入了新階段,產生了新情況、新問題,這就需要新對策、新方法。這兩個品種恰逢其時,適應了國家供給側結構改革的需要,經得起倒春寒的考驗,是不可多得的好品種。他也希望許科種業及早布局、采取好的配套措施和經營機制,把這兩個品種做大做強,為農民增產增收作出貢獻。

郭天財教授
農業農村部谷物品品質檢測中心胡學旭主任介紹了西農511和西農529的分析監測情況。

胡學旭主任
河南億麥嘉商貿有限公司的鄭松武副總經理介紹了企業對西農511和西農529的收儲政策。

鄭松武
來自江蘇、安徽及河南省內各地的經銷商代表就示范西農511、西農529的情況作了精彩發言。

代理商做精彩分享


中國種業商務網 吳建軍 董偉|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