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黨政服務中心信息化辦公室 李季
通訊員史勤明報道說:4月13號下午,一場沙塵大風天氣給墾區各團場春播工作帶來影響,部分團場已播農作物受災,來關注一組這方面的消息: 13號下午的大風天氣,將148團農田里的薄膜、滴灌帶刮起,據初步統計,損失金額500多萬元。
為了降低風災損失,14號148團啟動救災方案,組織人員查清連隊受損情況,組織團屬非農單位1000多名干部職工到受災連隊救災。根據災情,148安排農資部門已經備好了種子、地膜、滴灌帶等物資,力爭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
特約記者朱玉的消息說:13號下午揚沙大風天氣,使得133團區域風力達8級左右,能見度不足20米,133團已經播6萬多畝作物受災。
133團地處沙漠邊緣,播種條田地膜雖然每隔10米都設有防風帶,但由于瞬間風力太大,還是導致大面積農作物受災,地膜被刮爛掀起,加壓滴灌帶受到不同程度損害。到13號晚間22點,據133團農業科初步統計:全團各類農作物受災面積6萬0240畝,重災面積約有3萬多畝,直接經濟損失160多萬元。
災害天氣過后,133團相關部門立即開展了田間調查,摸清受災情況,并根據受災情況指導職工采取相應措施,挽回損失。
特約記者雪峰、通訊員劉飛的消息:13號下午大風沙塵天氣導致148團早播的8萬多畝棉花、番茄、青貯玉米等農作物不同程度受災,重災面積達4萬畝,直接經濟損失700多萬元。
13號的強沙塵暴天氣過程,來勢兇猛,瞬間風力達到8級以上,最大風力7級左右。沙塵暴天氣,對134團的春播生產造成較大影響,正在播種的機車被迫停機。
盡管今年134團在春播中采用了先進的垂直壓膜播種技術,但是東西方向播種的棉花、番茄、青貯玉米地地膜、滴灌帶還是被大風刮起。當天下午,134團已經迅速組織人員展開了抗災自救。
通訊員戴新偉報道說:這場強沙塵暴同樣導致121團早播12萬多畝棉花、番茄、青貯玉米等農作物受災,重災面積達5萬畝。
強沙塵暴天氣過程來勢兇猛,瞬間風力達到8級以上,最大風力6級以上,沙塵暴持續半個多小時,大風讓正在播種的機車被迫停車,已播好種地塊部分薄膜、滴灌帶被大風刮起。
為在第一時間掌握災情將災害損失降到最低限度,121團根據災情及時制定抗災措施,各單位干部職工也是迅速行動起來展開自救。
通訊員趙露報道說:大風沙塵天氣中,147團剛剛播種的4萬畝棉花遭受襲擊,棉膜、滴灌帶被大風掀起,承包戶遭受不同程度損失。
其中,靠近古爾班通古特沙漠邊緣的147團1連、16連、19連等單位受災較重。目前,147團各連隊也是抓緊時間做好查災救災和防風抗災工作,確保當前春耕生產能順利進行。
通訊員任新忠報道說:13號下午,一場七級沙塵風暴席卷136團,由于這個團氣象站準確預報天氣,春播防風措施有利,136團萬畝棉田和1800畝大棚蔬菜安然無恙。
春播階段,為確保136團農業不受大風自然災害的襲擊,這個團氣象站及早做出月預報、旬預報、年景分析和當日天氣預報,為團場春播工作提供氣象資料依據。
近期,136團根據氣象站春季天氣預報及時調整春播時間,制定防風措施,采取放慢播種速度,播種一塊、鋪膜一塊,安裝滴水一塊的防風有利措施,防止大風襲擊棉田。13號大風來襲之前,136團氣象站就及時通過團廣播電視站預報了天氣情況,提前提醒農業連隊和大棚蔬菜種植戶,做好了防風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