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種行業景氣復蘇
除了美元貶值的因素,進入季節性上漲區間也是部分農產品價格有望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機構莫尼塔指出,從季節性規律來看,目前玉米、大豆和稻米處于上漲期。國信證券分析師也認為,由于春耕需求削減種子庫存,制種行業景氣開始復蘇。
國信證券指出,09年全國玉米新制種量為10.2億公斤,小于市場預期的10.9億公斤的需求,產量持續兩年的下滑導致國內市場的玉米種子庫存明顯減少,玉米種子基本已經走出供大于求的過剩周期;同時,政府的托市收購有效穩定了玉米種植的收益,玉米制種行業景氣開始復蘇。國內水稻種子的供求情況好于雜交玉米種子,已經提前走出過剩周期,預計09年供求基本平衡,并且水稻屬于我國的兩大主要口糧之一,是國家重點保有的對象,09年水稻最低收購價格的大幅上漲能夠確保水稻的種植收益具有一定的比較優勢。
另外,自2002年開始,政府開始設立良種專項補貼資金,并且每年的補貼金額和范圍都在日益擴大,這促進制種行業向著趨好的方向發展。水稻和玉米良種補貼發放模式由制定優良品種轉為現金補貼,也有利于具備品種競爭力的種子企業。
制種行業中,海通證券認為玉米種子行業景氣回升將更為明顯,建議二季度重點關注,投資標的為敦煌種業和登海種業。分析師指出,春玉米播種時間在4月份,夏玉米播種在6月份,因此第一和第二季度是玉米種子的銷售旺季,其盈利的實現也集中在上半年。在夏播區,由于前期等待農業部有關良種補貼的政策,農戶的購種時間有延遲,所以二季度銷售量可能還會略高于一季度。 通脹預期下農產品價格上漲可能將為農業板塊提供主題性投資機會,部分子行業的景氣度也已經開始出現好轉。
農產品價格成關鍵因素
回顧年初以來農業板塊的走勢,毫無疑問,支農政策帶來的利好預期成為推動其走強的主要力量。從三農支出的分類來看,今年農資補貼仍然保持增長,農機補貼支出達到去年3倍以上,良種補貼范圍也從去年的小麥、玉米各2億畝擴張到全覆蓋,這將使今年的玉米、小麥良種補貼面積分別擴大2.3億畝和1.6億畝,幾乎擴大一倍左右。在前期系統性下跌風險放大的過程中,農業的政策利好預期成為一種防御屬性。
然而,市場自去年以來的下跌在近期放緩,隨著兩會的結束,前期政策釋放對農業板塊的短期刺激作用也在逐漸減退。這樣一來,農產品價格走勢對農業板塊的影響則相對增加。在此輪美元貶值推升的商品漲價過程中,農產品上漲幅度相對滯后,時間也晚于原油和有色金屬。基于農產品價格上漲的農業主題,光大證券建議關注種植業和種業這兩個子行業。(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李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