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省任丘市農業局組織全體技術人員用三天時間深入到8個鄉鎮、15個村莊進行棉花種植意向調查,調查的結果如下:
本次接受調查的農戶一共62戶,耕地面積占581.2畝,其中種植冬小麥的面積占282畝,春白地占299.2畝。2008年棉花實際播種的面積是281.1畝,2009年計劃植棉面積是241.5畝,減少了39.6畝,減幅為14.1%。按照此比例計算,預計2009年任丘市棉花種植面積是13.1萬畝,比去年的15.2萬畝減少了2.1萬畝(任丘市2004年面積是20萬畝,2005年面積是15.2萬畝,2006年16.3萬畝,2007年17.6萬畝,2008年15.2萬畝)。
一、減少的原因分析
1、最主要原因是受全球經濟危機的影響,棉價大幅下滑影響了棉農的植棉積極性。2007年農民出售籽棉平均價格為3.0元/斤,而2008年籽棉價格跳水到了2.2元/斤,減幅為30%,而且很少有收購商收購,現在部分植棉戶家中現在還存放著不少棉花,甚至有承包戶反映2008年種棉出現了虧損,今年會少種棉花,多種些玉米。
2、效益的分析,2008年籽棉的平均價格2.2元/斤,平均畝產籽棉400斤左右,畝產值880元,而小麥和玉米的價格0.75?0.82元/斤,小麥和玉米的畝產量是1500斤左右,畝產值1125?1230元,通過效益比較,在棉價低彌的情況下,相對于種小麥和玉米來說,種棉花并無優勢可言,農民更樂意多種些糧食。
3、種棉要求有較強的技術性,管理上費工,病蟲害防治不及時會嚴重減產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棉花面積的發展。
現在鄉鎮企業較多,招工單位多,而且工資不低,村里閑散勞力較少,對用工較多的棉花產業來說是一種制約。
二、棉花備耕備播情況
據調查,到目前為止,任丘市已備棉花種子20萬斤,地膜40萬斤,氮肥1000噸,磷肥500噸,鉀肥200噸,復合肥500噸,全市棉花技術培訓12場次,培訓人數1.2萬人次,印發技術資料1.3萬份。
三、春播生產存在問題
1、由于冬春沒有雨雪,白地普遍失墑嚴重,若棉花播前無雨就必須造墑。
2、從去年開始化肥、農膜等農資漲價幅度很高,現在也居高不下,很可能導致投入減少而影響今年的棉花單產。
3、品種“多、雜、亂”現象嚴重,全市各類棉花品種多達30余個,主要品種不夠突出,優勢品種規模小。
4、技術推廣體系不完善,有些鄉村無人管、無人抓棉花生產,農民的技術和信息不暢通,好的技術和棉花信息棉農不能及時掌握和了解。
5、惠棉政策跟不上,近幾年國家對種糧有直補和良種補貼的優惠政策,而對棉花卻沒有,棉農翹首期盼相應的惠棉政策出臺。(中國棉花交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