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科技 » 正文

單季晚稻高產栽培技術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9-03-10  作者:中國種業商務網  瀏覽次數:430
 

  一、選用良種。單季晚稻因生育期長,溫光條件好,為確保高產,宜選用大穗、耐肥、抗性強、適應性廣的品種。如兩優培九、協優9308、Ⅱ優084等生育期較長的組合或秀水110等中遲熟常規品種。山區一些水利條件較差的地區,可選用生育期較短的協優963等品種,以避免后期干旱威脅。

  二、適時播種。單季晚稻的播種期范圍較大,但要獲得高產,必須根據前作品種及所處地理位置、水利條件等因素綜合考慮,使單季晚稻抽穗揚花期和籽粒充實期盡量避開高溫或伏旱危害,一般我縣在5月底6月初播種,山區可適當提早。

  三、培育壯秧。在做好消毒浸種的基礎上,采取半旱秧方式育好壯秧,做到稀播、勻播,秧田畝播種量6-8公斤,并重施面肥。秧苗二葉一心時每畝追施尿素5公斤作“斷奶肥”,移栽前5-7天施尿素5公斤作“起身肥”,并做好帶藥下田。

  四、適時移栽。單季晚稻要適時移栽,盡量爭取低節位分蘗,一般在6月底前移栽,秧齡25天左右。單晚因營養生長期長,分蘗力較強,插秧時可適當稀植,以充分發揮穗大粒多的優勢。每畝插足1.2-1.5萬叢,落田苗8-10萬,為高產群體結構打下基礎。

  五、合理施肥。單季晚稻生育期較長,群體大,需肥量較大,應施足基肥,適施追肥,增加總施肥量。每畝面肥施碳銨30-40公斤,磷肥25公斤,移栽后8?10天畝施尿素8-10公斤加氯化鉀10公斤作促蘗肥。穗肥于倒二葉露尖時(約在抽穗前15-18天)施用,畝用尿素4-6公斤,以保持后期仍有較好的營養水平,對延遲葉片衰老,增加粒重具有重要作用。

  六、科學灌水。移栽后宜適當增加灌水深度,有利于秧苗返青活棵。返青后實行淺水勤灌,在每次灌水后,待其自然落干再灌,淺灌可提高水溫和土溫,增加土壤氧氣和有效養分,有利于分蘗早生快發和形成強大根系。足苗后適時擱田,控制最高苗,提高成穗率。孕穗抽穗期做到足水養胎,淺水抽穗,灌漿期采用干濕交替灌溉方式,以延長葉片功能期,達到養根保葉增粒重的效果。

  七、防病治蟲。密切加強田間檢查,抓住防治適期,切實做好螟蟲、稻飛虱、卷葉螟、紋枯病、稻曲病等病蟲害的防治,確保豐產豐收。(江蘇農業科技報)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