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玉米行情再次燃爆。數據顯示,至3月5日,錦州港新玉米收購價達到1890元/噸,較之前再上漲約30元/噸;鲅魚圈新玉米收購價也達到1950元/噸,收購價格上漲40元/噸。國內玉米現貨普漲,華北地區玉米深加工收購價普通上調20元/噸,其中濰坊英軒實業現貨收購價達到2000元/噸,同時終于打破了近幾年來華北玉米價格逼近“1”元就下調的行情魔咒。
期貨盤面同樣行情向好,2月2日,多頭集中發力,推動玉米1805合約一度上攻至1854元,至5日上午,玉米1805期價最高飆至1873元,表現出再高位繼續盤整的態勢。
國內玉米或將變天,再迎來一輪加速上漲的勢頭。年后,國內玉米走出開門紅行情,在年前行市的基礎下,淀粉深加工企業開機率復蘇和補庫行為帶動行情緩慢復蘇,由于節后區域性供需仍比較緊張,造成加工主體不得不提價,并開始將成本轉移至終端輸出上,于是國內淀粉價格開始上漲。行情的刺激下,南北港玉米現貨同樣開始走高,不過,鑒于業內對巨量臨儲玉米出庫可能帶來的利空擔憂,玉米期貨行情走勢未有明顯突破。截止上周末,國內傳統的正月十五小年結束,各行業回歸正常工作軌道,購銷、加工、貿易能狀況開始進一步明朗,玉米盤面也終于出現明顯上漲和突破局面。
幾大因素或構成本次行情的合力。一是現階段糧源偏少,供需矛盾仍然明顯。近期的一些調查顯示,目前東北地區農戶手中糧源或不足三成,黑龍江新糧購銷進度近8成,吉林地區新糧上市也達到70%,華北地區新糧銷售速度也較往年偏快,疊加2017年華北當地新糧的品質狀況,總體新季品質不錯的余糧數量已然不多。隨著加工企業開工水平不斷復蘇,掌握糧源仍需要在收購價格上做出有效籌碼。其次,當前政策大環境的推動效應。無論是節前我國對高粱進口采取的新舉措,還是前幾日吉林省公布的對飼料企業的補貼政策,對有效的限制替代品沖擊,同時帶動區域性玉米行情都具有利好影響和幫助。而業內風聲刮了半年多的深加工企業補貼傳聞,目前還時有發酵,也許是飼料企業的補貼政策的發布再次使相關企業燃起了希望,畢竟現在深加工企業成本壓力還是非常大的,而淀粉的消費需求已經過了節前的黃金時期,有補貼自然會很好。再者,東北地區天氣生變,增加玉米短期供需壓力。節后我國北方天氣緩慢回暖,增加了業內對東北地區“地趴糧”品質的擔憂。不過,上周末,新一輪降雪、降溫過程開始影響東北地區,預期黑龍江中東部一些地區降雪或在10mm上下,未來降雪天氣或還將進一步發生,將有效放大玉米的供需矛盾。
資本的嗅覺一向高于各路分析師,在阿根廷天氣發酵下,上周油脂油料及豆類行情開始不斷上漲,壓抑已久的玉米盤面也終于爆發。雖然當前基本面確實也表露出玉米行情還有上漲的必要,但臨儲玉米的拍賣狀況似乎也開始對整體玉米行情帶來影響。3月2日,內蒙古玉米拍賣全部溢價成交,暴露了市場對糧源需求的迫切。部分機構和分析人士也對未來國家對臨儲玉米出庫的定位進行新的剖析,從成本考慮上,當前的玉米價格維持較高水平的確有利儲備玉米更好維護國有成本前提下更好的向市場流通,同時盡量不影響好不容易行成的市場化局面。如此以來,未來我國玉米市場總得行情軌跡方向基本明確,在市場未能有效消化2017年玉米之前,國內玉米必然還將保持相對高價,并一定程度上帶動儲備玉米價格水漲船高。
3月份玉米市場多空博弈或仍激烈。考慮目前玉米現貨的價格水平,筆者認為傳統的年后玉米集中上市期規模可能會縮水,價格越是上漲,農戶,貿易商捂糧的心態或越濃,何況當前華北個別區域玉米價格已經破1元,這對市場各路主體和人員心理有很大影響。市場格局的變天,必然還將來自大手筆的玉米出庫行為,有相關傳聞稱本月下旬將有臨儲玉米拍賣發生,數量在百萬噸級或以上,同時還可能出臺面向深加工企業定向銷售政策,消息未經證實,但考慮目前玉米期貨的盤面行情,上漲的動能已被消耗過快,若傳言成真,盤面必然再度承壓。除此之外,國內玉米現貨市場及流通狀況也并不樂觀。節日過后,國內生豬價格一路下行,個別地區生豬價格已逼近5元大關,有調侃稱豬肉比菜還便宜,一定時期利空飼料加工。雖個別地區有針對飼企的補貼,但若以參考2017年同期政策,考慮企業的消化能力和補貼力度,也很難在較長時期對整體玉米行情行成支撐。此外,玉米深加工的下游消費目前也到了淡季,淀粉提價同樣面臨壓力,后期的深加工原糧采購力度和開機率恐怕也要重新評估。不僅如此,有消息稱當前一些地區玉米種子的銷售情況非常火爆,正常狀況下,2018年玉米產量水平有效提升是大概率事件,玉米的遠期行情恐怕并不樂觀。
隨著時間推移,多空因素在玉米市場爭奪和較量還將激烈。筆者認為,考慮當前國內玉米行情是市場化行成產物,無論何種政策或者行為,真正決定玉米價格的仍是玉米自身的品質,總的行情發展要看儲備玉米和新季玉米在市場上流通數量比重變化而定。雖有遠期利空壓力,但在未來一段時間,2017年玉米仍屬市場主流的前提下,盤面還是不易過分看空,理性分析未來儲備玉米拍賣的時機、數量和成交水平,為后期做好風險規避打好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