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農委函〔2018〕68號
關于進一步加強種子監管工作的通知
各市(地)、縣(市、區)農委(農業局):
2017年,我省認真貫徹落實新《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以下簡稱《種子法》)和2017年全國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各級農業部門會同公安、工商、質監等部門強化執法手段,加大對不法種子生產經營行為的查處力度,形成了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種子市場秩序明顯好轉。近日,省政府領導就強化種子市場監管作出重要批示,為貫徹落實省領導批示精神,進一步打擊制售假冒侵權種子行為,加強非法轉基因種子監管,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提高認識,依法加強種子監管
近年來,新《種子法》的修訂以及國家和省委省政府出臺的一系列支持現代種業發展政策,我省現代種業取得了長足發展,但生產經營未審定主要農作物種子、侵權種子、假劣種子、非法轉基因種子等違法行為仍然存在,而且手段更加隱蔽,這些違法行為給農業生產、農民用種安全帶來了極大的隱患,任其蔓延,將嚴重制約我省現代種業健康發展,危及糧食生產安全,污染我省綠色有機農產品凈土。各地農業部門要提高認識,根據《種子法》、《行政處罰法》等法律法規規定,進一步落實種子市場監管屬地責任和主體責任,強化專項整治和日常監管力度,做到檢打聯動、市縣聯動、縣縣聯動、互通案件信息。主動聯合公安、工商、質監等部門,繼續嚴厲打擊制售假冒侵權、非法轉基因種子等違法行為,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為種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對市場檢查發現或舉報的案件信息要認真核查,堅決做到有案必查、查必到底。做好“兩法”銜接,案件辦結后要依法及時公開。
二、強化措施,嚴打制售假冒侵權、非法轉基因種子等違法行為
(一)開展非法轉基因種子專項檢查。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監管涉及面廣,社會關注度高,任務繁重。縣級負責區域內具體非法轉基因種子監管工作,并要設置免費轉基因種子檢測點,向社會公布檢測地點,利用轉基因試紙條等快速檢測手段為自愿送樣的農民檢測種子。市級要組織開展巡查,抽調精干人員,對轄區內重點種子市場開展巡查,并指導轄區各縣認真自查。省級開展督查,對各地落實非法轉基因種子監管工作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各地發現有關轉基因種子違法行為必須及時上報,不得瞞報漏報。對于跨區域案件,案發地和企業所在地農業部門要積極配合,協調查處,需要上級部門協調的要積極報告。同時,各地要加強宣傳,讓公眾理性、科學、客觀的看待轉基因,有效防控惡意炒作,提高全民的安全意識和法律意識。
(二)開展春季種子市場專項整治。各級農業部門肩負著保障農業生產用種安全的重任。各地要加大執法檢查力度,一是充分挖掘、整合種子執法力量,特別是協調公安部門對有嚴重違法嫌疑的種子案件提前介入,借助公安部門的執法手段快速取證,固定證據。二是充分依靠鄉(鎮)、村兩級基層組織和農村干部,通過他們向廣大農戶宣傳不要購買走街串戶流動商販或是以合作社名義銷售的沒有質量保障的種子,用典型案例教育農民、引導農民到正規、有合法種子經營資質的企業、門店購買合法種子。三是以玉米、水稻、大豆為重點品種,以因侵犯品種權、制售假冒偽劣、非法轉基因、未審定種子等違法行為被列入監管名單或群眾舉報的企業和業戶為重點對象,對種子集中交易市場、省際交界區域和玉米制種大縣等重點地區進行重點檢查,市級種子執法部門要對這些集散地實施監控,防止問題種子通過集散地擴散。四是查處假冒種子,一些違法企業、個人專門仿制暢銷的品種包裝裝入同一積溫區的其他廉價品種種子進行銷售,發現疑似假冒種子的,立即現場固定證據,并與種子標簽標注的生產商進行確認,確定為假冒種子的,依法嚴厲查處。五是對不誠信的種子企業、業戶進行定向監控,對他們調入的每批種子都要查清來源,特別是防止出現一種包裝“一真一假”規避打擊,即商店零售待檢的是合法種子,隱蔽庫房存放待售的是違法種子。六是對農民合作社的供種情況進行抽查,對“散包”、“白包”種子,根據合作社與農民簽訂的供種合同,依法界定其是不是種子,確定是種子的,依法嚴肅查處。
(三)開展種子普法宣傳。要保證糧食安全,就必須確保種子安全。按照《農業部關于印發<農業系統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實施意見>的通知》,各地農業部門要在行政執法、行業管理和公共服務過程中全面履行普法責任,牢固樹立“誰執法誰普法”責任意識,堅持全員、全程普法,把普法融入到種子行政管理、監督執法和公共服務的各環節、全過程中。通過開展農作物種子的知識普及、教育引導、百姓宣講、公益等活動,警示種子生產經營者不得生產、銷售違法農作物種子,提醒農民朋友和從事種植業生產的組織不要購買和種植違法農作物種子。
(四)加強生產經營備案管理。種子生產經營備案是《種子法》新設的一項重要制度,是各級農業部門特別是縣級農業部門的重要職責。依托農業部組織開發的種子生產經營網上備案管理系統,網上網下一同備案,以網上為主,實現備案全覆蓋。各地要強化對種子生產經營者備案管理,培訓引導種子生產經營備案者自行選擇備案方式進行備案,確保備案信息全面、真實、準確。各市級農業部門要依法履職盡責,加強工作指導,重點督促縣級農業部門做好備案工作,確保分支機構、委托生產、委托代銷和不分裝銷售等四類備案主體全部依法完成備案。為做好《種子法》貫徹落實工作,2018年省種子管理局將對各地種子生產經營備案情況進行重點檢查。
(五)加強生產經營檔案和銷售憑證管理。規范生產經營檔案管理,有利于實現種子可追溯管理,有利于加強許可事后監管。種子生產經營單位必須對種子生產、加工、貯藏、經營各環節活動進行真實記錄,建立完整的種子生產經營檔案,并至少保存五年,確保檔案記載信息連續、完整、真實,保證可追溯,檔案材料含有復印件的,應當注明復印時間并經相關責任人簽章。各地農業部門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出適合本地區的種子生產經營檔案和銷售憑證,統一樣式、統一制作,然后通過新聞媒介、行風熱線、發放宣傳單等方式,宣傳種子生產經營檔案和銷售憑證的重要性,建議農民購買種子時索要由農業部門統一制定的銷售憑證,以保障其合法利益。
(六)加強農村經紀人監管。目前,種子市場出現的違法直銷入戶,有的通過農村經紀人以類似傳銷拉人頭的方式銷售,有的在親友圈內銷售,這些違法營銷方式多數無銷售憑證、信譽卡等,農民的用種安全得不到保障。各地要加強對農村經紀人的日常動態監管,做到事前引導、事中規范、事后教育相結合,樹立守法、守信農村經紀人典型。向社會公布違法經紀行為舉報電話,依法查處農村經紀人坑農害農行為,嚴厲打擊銷售假冒偽劣種子、利用虛假信息誘騙農民簽訂合同、欺行霸市、強買強賣等違法經紀行為,切實保障農業生產安全。
(七)加強大要案查處。各地農業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廣隨機抽查、規范事中事后監管的通知》要求,按照“雙隨機、一公開”要求,組織開展種子執法檢查,市場監管和質量監督單位務必嚴格規范操作程序,妥善留存取證、送達等證據,確保證據鏈完整、可追溯,并及時公布查處結果。對于春季種子執法檢查行動中發現的涉嫌制售假劣、非法轉基因種子等違法犯罪線索,各地農業部門要依法及時移送,對農業、公安、工商、質監等部門查處的案件,需要技術檢測鑒定的,具有法定檢測鑒定資質的機構要積極配合。對涉及面廣、數額巨大、危害嚴重、影響惡劣的案件,各地農業部門要積極主動聯系公安、工商、質監等部門開展聯合查處工作。
三、加強領導,抓好監管工作落實
(一)明確監管責任。種子市場監管是各級農業主管部門和種子管理機構的法定職責,也是貫徹落實《種子法》及其配套辦法的重要抓手,是規范種子市場秩序、創造公平公正市場環境、發揮市場作用、提升企業創新能力的主要手段,各地要高度重視,切實加強組織領導,要將打擊侵權假冒種子、加強非法轉基因種子監管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與公安、工商、質監等部門建立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加強溝通協調。繼續認真貫徹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制,各單位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負責,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狠抓落實,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二)細化監管任務。省級負責全省督導檢查及大案要案查處工作;市級負責轄區內協調、聯查和大要案查處工作;縣級負責轄區內種子市場監管及種子案件查處的具體工作。各地要根據本通知,結合本地實際,制定方案。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加強對轄區內種子生產經營企業、種子市場和生產基地的監管,落實主體責任,明確責任分工,實行責任追究,防止出現失職瀆職等違法違紀行為。
(三)統籌監管時間。從近幾年種子市場監管經驗看,種地前的半月內,是違法種子進村入戶的高發期,也是阻止違法種子下地種植的最有效時期。因此,各地要抓住重點時期,樹立“五加二、白加黑”工作理念,即查處違法違規行為不分白天晚上,履行執法監管職責不分工作日節假日。要科學運用彈性上崗、錯時執勤、延時執法等方式,全員上崗、班子成員包片、巡查巡邏、定人定崗值守,加大執法檢查頻次和力度,強化說理執法、勸阻勸導和媒體曝光,確保春季種子市場專項整治工作落實到位。
(四)完善監管制度。各地要建立黑名單制度,將生產經營侵權、假劣、未審、非法轉基因等違法種子的企業及門店納入黑名單,進行重點監管,同時,對守法經營、信譽良好的企業要及時向社會推介,做好引導工作。加強信息平臺建設,依法及時公開種子企業許可信息、行政處罰案件等信息,向使用者和廣大農民推介信用良好的種子企業和適區適種的優良品種,探索建立管服結合的種子市場監管長效機制。
黑龍江省農業委員
2018年2月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