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省農業廳組織舉辦了水稻新品種食味品鑒。來自全省種子管理部門、試驗示范和種子企業等單位的70余位代表,現場品嘗了不同品種大米煮成的米飯,根據米飯的外觀、氣味、適口性、滋味等指標,在經過專業機構初選的20個水稻示范品種中,評選出了10個食味佳、品質優的浙江“好味稻”品種,其中秈稻4個,分別是“嘉豐優2號”、“華中優1號”、“甬優8050”、“中浙優8號”,粳稻6個,分別是“甬優1540”、“甬優7860”、“甬優7861”、“ 浙粳優1578”、“甬優7850”、“中嘉8號”。這是我省首次對水稻新品種進行食味品鑒,旨在引導科研育種單位從重產量向重品質尤其是食味品質轉變,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優質綠色品種。
近年來,我省圍繞農業綠色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貫徹實施新種子法,不斷深化品種區試審定制度改革,突出優質、綠色指標,審定推廣了一大批如 “甬優”系列、“中浙優”系列等優質綠色品種,并在全國得到大面積推廣,為我省乃至全國現代農業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據統計,今年全省水稻主導品種植面積達841萬畝,超額完成了800萬的推廣目標,全省水稻品種中米質達部頒三級以上或者食味品質好的優質品種面積約638萬畝,占比67.1%以上,比上年增18.5個百分點以上,稻瘟病抗性達中抗以上綠色品種面積合計約720萬畝,占比75.6%,優質、綠色水稻品種推廣步伐明顯加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