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上午,在長治國家區試站試驗基地,一臺“厚德”自走式籽粒收獲機在田間地頭來回穿梭,將整株玉米連桿帶穗一起“吞進”籽粒收獲機“腹”中,將果穗扒皮、脫粒送入倉中,秸桿粉碎還田——這里是正在進行機收籽粒玉米新品種展示收獲現場。長治市農業種子站站長牛軍兵、副站長馬克仁、山西潞玉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武志興、特邀的種植大戶與種子經銷商和我站技術人員共20余人共同觀摩了此次機械化籽粒收獲。
機收籽粒玉米品種展示進行了分品種收獲,每收獲一個玉米品種,都要進行稱重和水分測量。通過對10個品種進行匯總來看,綜合表現較好的品種為利單638和金科玉3306,密度分別為6394株/畝和5847株/畝,單產分別為858公斤/畝、810公斤/畝,含水量分別為23.0%、24.7%,這兩個品種都表現出抗倒、抗病;產量較高的為科沃674,畝密度為6011株,機收畝產量為914公斤,含水量為23.9%,不倒伏,感絲黑穗病。
通過機收籽粒玉米新品種展示,目的是要篩選出一批具有抗倒抗病、早熟快干、品質優良,并能夠進行機械化收獲的新品種進行廣泛推廣,實現玉米生產的全程機械化,從而促進我省和我市農業種植業結構調整和農業供給側改革,提高農業效益,大幅度減輕了農民的勞動強度,降低了生產成本,真正達到了節本增效的目的,確保農民收入的穩定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