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規范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管理,科學、公正、及時地登記非主要農作物品種,農業部制定了《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辦法》(以下簡稱《登記辦法》),并且于2017年5月1日起正式開始實施。2017年8月2日農業部發布了第一批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公告(《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公告 第2560號》), 全國共40個品種通過了該批登記,其中有10個是我市申報的品種,占比高達25%,它們分別是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的馬鈴薯品種“中薯18號”;京研益農(北京)種業科技有限公司的番茄品種“京番101”、“京番紅星1號”、“京番501”,西瓜品種“華欣”;先正達種苗(北京)有限公司的辣椒品種“先紅五號”,結球甘藍品種“先甘011”;北京關爾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向日葵品種“關爾一號”、“NH2202”、“GY9191”。
新修訂的《種子法》頒布以來,北京市種子管理站結合《種子法》新要求,積極籌備開展品種登記工作。2017年年初,成立了品種登記管理科,并且配備了骨干業務人員。自《登記辦法》實施以來,品種登記管理科認真學習《登記辦法》和《登記指南》,明確登記流程,組織企業開展相關培訓,積極與有關部門溝通,在全國率先完成了品種登記的省級審查,上報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截至目前,我市共審查受理登記485個次(受理登記品種194個),其中通過省級審查上報部級審查的品種有30個(其中19個已上報審查意見)。
北京是全國種業科技創新中心,擁有眾多的科研育種單位和種子企業。新《種子法》頒布以后,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工作備受關注。北京市種子管理站品種登記管理科工作人員也在不斷加強學習,熟悉《登記辦法》和辦事流程,努力提高工作效率。作為一項新的行政許可工作,申請者對《指南》理解不深,對申請流程不熟悉,目前受理的品種登記申報材料都要經過多次修改。受理人員在工作過程中,針對受理審查發現的問題耐心講解并提出修改意見,申請者與工作人員的積極配合促成了我市品種登記工作的高效率。面對品種登記這項嶄新的工作,種子站的工作人員與申請者共同學習、共同進步。此次公告的發布標志著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工作邁出了堅定的一步,以后品種登記工作會更加順利流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