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綠肥的翻耕時期
綠肥翻耕時期,應掌握在鮮草產量最高和肥分總含量最高時期進行。翻耕過早,雖然植株柔軟多汁,容易腐爛,但是鮮草產量低,肥分總含量也低,反之,翻耕過遲,植株趨于老熟,木質素、纖維素增加,腐爛分解困難。
2、翻耕深度與分解速度
綠肥分解主要靠微生物活動,因此,翻耕深度應考慮到微生物在土壤中旺盛活動范圍以及影響到微生物活動的各種因素。微生物活動一般以10.0—16.7厘米深度比較旺盛,故耕翻深度也應該以此為準則。
3、掌握綠肥分解特點
幼嫩的綠肥作物,特別是易分解的豆科綠肥如紫云英,初期分解快,持續時間較短。紫云英這類綠肥作為基肥,后期常有拖肥現象,應注意后期補施人糞尿、硫酸銨等速效氮肥。而像田菁、怪麻等,前期分解慢,坐基肥初期可能養分供應不足,需配合施用速效氮肥,其次豆科綠肥含氮較多,故需要配合施用磷、鉀肥。
4、防止毒害作用
①有機酸的毒害
②硫化氫的毒害
③亞鐵離子的毒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