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長春8月11日電(記者郭翔)“冬季不需加熱,這種溫室解決了我們冬季種菜的痛點。”吉林省農民張學軍連續五年參觀長春農博會,他說,“從新溫室技術到專用型玉米品種,今年農博會隨處能看到農業供給側改革的影子。”11日開幕的第十六屆中國長春國際農業·食品博覽(交易)會上,農業供給側改革成為熱詞。
長春農博會的豆角和番茄優良品種展示園占地3000平方米,雖然僅種植豆角和番茄兩個品類,但卻有30個品種。從綠色的“綠寶石”品種到紫色的“紫千禧”品種,紅、黃、綠、紫、白、粉色的番茄五彩斑斕。“我們農民可以見識到新品種,通過買種子、學技術,種出新產品供應市場,價格肯定不錯。”吉林省松原市的蔬菜種植戶王建達說。
從農作物新品種到新型農業設施設備,從農村新型能源設備到智慧農業新技術,從農產品“私人定制”到品牌農產品展示,今年的長春農博會貫穿著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長春農博會由農業部、吉林省人民政府和長春市人民政府主辦,于11日至20日在長春農博園舉行。106萬平方米的展示區,將展出名優綠特農產品、現代農業產業、現代農業設施、農業高新技術裝備、農業新型能源設備、農耕民俗文化等內容。













